黃柏謙、劉佳軒 / 台北市
「環境資訊電子報」是台灣的全球環境資訊媒體,自二〇〇〇年成立至今,十八年來從不間斷發行電子報,期間敢於創新,不斷求變,透過舉辦綠繪本、綠遊戲徵件活動,啟發民眾關心自己的家鄉與土地,並採取行動一同守護環境。
環境資訊中心專案經理古國廷五年前加入,已經對這裡瞭如指掌。「如果主流媒體不報導的話,大家根本不會知道環境發生了什麼問題。」古國庭解釋,在網路媒體不興盛之時,民眾依賴主流媒體的資訊,因此資訊量會受限,環境資訊中心正是乘著資訊電子化風潮,成立電子報,傳達更全面的環境資訊。這是大眾除了主流媒體以外,少數能接收環境訊息的管道,所以古國廷很自豪能在此服務大眾。
「錢方面是最大的困難。」古國廷表示,成立之初,環境資訊中心的總編輯陳瑞賓甚至要用抵押房子的錢來支撐營運,而那時候無論是伺服器或是網路的技術都很不穩定,慶幸有許多朋友幫忙才得以渡過難關。
過去多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傳遞環境訊息,但這樣的方式,早已司空見慣,「環境資訊電子報」多方嘗試,舉辦繪本、教案、遊戲等徵件活動,期望吸引更多更廣的讀者群,去了解環境議題。
綠繪本的徵件活動,除了增加能見度外,向下扎根,更是繪本的一大效用。「環境的未來,就是孩子們的未來。」古國廷說,孩子也有權利知道環境的狀況。簡單易懂的繪本,對於孩子而言,比起傳統以文字為主的形式,更容易接近,藉此也拉近了環境議題與孩子的距離。
《野溪整形記》為二O一五年十大「節」出綠繪本第二名,之後更以《野溪怎麼了?》為名,正式出版,作者在繪本中繪畫出了「整型」後的野溪縱使美麗,卻隱藏了環境的破壞與衝擊,希望更多人看見並為守護環境出一分力。
年年舉辦徵件比賽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從綠教案再到綠遊戲,都是為了讓環境議題被更多人看見。專案經理林睿妤解釋,教案轉為遊戲,是因為遊戲不需要像教案一樣,有老師的角色才能推廣,而是「誰都可以玩」。藉由遊戲,增加趣味性,民眾瞭解環境議題也將不再被動。
「石虎島」是第三屆十大「節」出綠遊戲徵件比賽第二名得獎作品。遊戲以「解救石虎」任務為主體,讓玩家透過共同合作與個別競爭方式,在遊戲過程慢慢探索石虎。遊戲中玩家一旦遭遇石虎會遇到的隨機事件,必須回答出對應的石虎知識才能得分。藉由遊戲的過程,玩家將更加瞭解石虎,以及牠們遭遇的危機。
徵件活動創辦人古國廷在大學時期念的是與環境相關的科系,但他直言也只是分數剛好到而已,並不是因為關心環境才念的。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才明白台灣環境之美和保護它的重要性。
古國廷曾到美國打工渡假,期間交了許多外國朋友,朋友們聽到他來自台灣,都對台灣很有興趣。想要介紹台灣時,才驚覺自己只背得出地理課本的內容,說得一口好「話」,卻從未親身接近台灣的自然、文化資源。跟這些外國人本質上是一樣的,這樣的陌生,才激起了古國廷想要了解台灣環境的慾望。
從意識到「是台灣人卻沒有真正認識台灣」的窘境,再到踏出第一步,古國廷參加了台灣環境協會的踏查活動後,才發現原來台灣有一望無際的泥灘地和豐富的生命。對環境的認識,在在觸發他保育環境的心,覺得自己應該要保護如此美麗的環境,所以當起志工。
古國廷和林睿妤想要為徵件參賽者做更多的事情,例如幫助他們出版等,卻無能為力,「還是因為經費的問題。」過往的綠繪本得獎作品都是有聲書的形式,但要讓小孩閱讀的話,家長們還是比較傾向實體的書刊。但古國廷和林睿妤認為近年出版業處境艱難,即使得獎作品非常有意義,要出版還是很困難。
種種原因再加上現實考量,古國廷決定暫停一、兩屆的徵件比賽,思考是否有新的方式,來讓自己想做的事延續下去,之後可能會嘗試商業營運模式來重啟這項計劃。
縱使迫於現實考量暫停舉辦徵稿活動,但環境資訊中心並未停止,持續鼓勵創作者為環境議題發聲。二〇一八年的環境電影節,將會從講座、工作坊、影展到創作比賽,為影像創作者和關心環境的人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能表達自己的理念,再透過策展的方式,用空間和影像觸發大家討論環境的熱情。「環境資訊電子報」秉持愛環境的心不變,繼續傳遞友善環境資訊與相關議題。
採訪側記
我們對於這種老牌獨立媒體,心中只有敬佩之情,因為實在是不容易。從走進他們的工作室,就開始有一股濃厚的歲月感,想到他們十八年來都在這個地方為台灣的環境奮鬥,期間更培育出許多志工,我想台灣環保的種子就是在此萌芽的吧!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玩遊戲、讀繪本 瞭解環境沒難度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