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昀岫、呂昱葶/彰化縣報導】呂宗承和朋友張晉亦偶然在騎車時看到一個駝背的阿嬤推著推車過馬路,推車的平面、掛勾等都是自製的,但由於沒有將車體做好穩固,導致在行進過程中,東西全部散落在地上。他們看到立刻協助拾荒者整理物品並將車推至安全處,這個經驗讓他萌生改良拾荒者推車的想法,他也在募資平台發起提案,希望能藉此將推車改良得更完善。
學生運用專業 想為拾荒者改良推車
二O一七年,就讀建國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與遊戲設計系的呂宗承和張晉亦,與同學一同成立「HOOSHIN職業拾荒」,希望成立團隊能夠結合自身的專業來幫助拾荒者。指導老師賴慶鴻鼓勵學生運用所學,推出更能改善拾荒者工作條件的器具,同時能做善事助人。團隊目前的成員為:呂宗承、張晉亦、黃偉傑、絲果賢、佘維正及林裕翔,成員間並非強硬分工,而是互相協助,完成設計企劃、產品及影像設計、視覺傳達及美術設計等工作內容。
賴慶鴻也提到,現階段拾荒者的設備、安全問題、社會形象都是造成其弱勢的原因,他覺得要轉換大眾的思維,因為拾荒者很多時候都是在幫社會大眾解決不想解決的問題,如:將大量的回收分類、省去等待或追逐回收車的麻煩。
體貼使用者 HOOSHIN推車獨樹一格
HOOSHIN團隊觀察到拾荒者普遍身形較為矮小,市面上推車的握把偏高、載物平台用久了不穩,且只有前兩輪是萬向輪,會很費力且有不易控制方向的問題,這些因素使得荒者們在推行上普遍較為吃力。
因此HOOSHIN團隊的推車用鋅管作為主要載物結構,呂宗承說,實際使用是可以讓結構較穩固的,所有成員一起將零件焊接而成並自行噴漆,至於輪子的選用,呂宗承表示,雖然大部分推車使用的「輪胎」在行走時會比較平穩,但整體重量就會增加,而HOOSHIN的推車使用具備萬向性的「輪子」,有助減輕整體重量,在推車時也較輕鬆。
在載物平台方面,傳統台車是一個平面,如果拾荒者需要固定物品就只能使用鉤子加上塑膠繩,但有可能因為繩子用久了而斷裂鬆脫;HOOSHIN的推車則是將載物平台做成向下凹的結構,放上貨物時骨架本身就能夠有固定的功能。至於其他固定貨物的護欄,呂宗承表示,很多拾荒者的推車其實都年久失修,但礙於經濟條件沒辦法更換新的台車,所以他們採用容易取得且價格不高的PVC管。
要設計給拾荒者的推車 要讓拾荒者有感
呂宗承說,拾荒者在三點到五點的時候會到一個特定的回收廠,團隊成員就在那幫忙拾荒者搬貨物,順便請拾荒者試用推車。他笑著說,願意配合的拾荒者,大多願意給予正面的回饋,甚至反過來擔心學生們是否會增加額外負擔。
拾荒者在看到HOOSHIN的推車後多會問一個共同問題:這能裝多少或疊多高?呂宗承說,很多拾荒者會傾向將回收物堆得很高,藉此增加單次換得的收益,然而這樣其實可能會使回收物倒塌、因堆疊過剩造成拾荒者在行進時的視野縮小等原因,加上推車材料簡陋、結構不穩,但又要乘載超出負荷的貨物等都可能導致增加事故發生。
所以HOOSHIN的推車車身長一百三十公分、寬八十公分、高九十公分,高度不至於遮蔽太多視線,顏色也加上亮眼的萊姆黃,增加夜間行近的安全。有拾荒者在使用過後向HOOSHIN團隊表示,此款推車比一般推車還要好推,輪子也不容易卡住。
因為推車還沒量產,呂宗承說,目前價錢都只能用估算的,但若能夠量產則預估一台推車的價格在一千三百五十至一千五百元,與市面上常見的推車價格相當。
不只要做推車 更要協助拾荒者和社會產生正向連結
呂宗承表示,團隊要做的東西,從來都不只是推車,我們去了解拾荒者的狀況,就是想要建立一個比較友善的生活,不要有隔閡,不要覺得拾荒者撿回收就怎麼樣。呂宗承說:「我覺得這種正能量才是我們想要真正落實下去的東西。」目前他們透過粉絲專業發布熱心民眾在路上協助拾荒者的事蹟,希望能藉此喚起更多助人的意識。
呂宗承也說,目前的推車是團隊成員自行組裝的,成本較高且規格很難統一,所以之後如果要量產,會找廠商合作。他也提到團隊到二O一九年新一代設計展參展,有位設計師建議他們,也許可以和政府合作,並且從台北市開始。
也因為HOOSHIN的推車尚在研發階段,且成員都還是學生,所以他們在Flying V這個募資平台上發起集資專案,希望藉此補充研發所需的經費,預計募得五萬元,雖然到截時專案尚未達標。但呂宗承說,畢業後仍會繼續為提升拾荒者的權益努力。
採訪側記
這是我們第一篇非雙北市的新聞,一開始是在募資平台上看到他們的提案,聯絡期間一直覺得受訪者非常親切。採訪當天下大雨,受訪者還傳訊息提醒我們記得帶雨具,甚至開車到車站接我們。訪談過程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們對這台推車賦予很大的使命感,或許同樣是學生吧,和受訪者們的互動就好像是和一群意見如故的朋友們聊天一般。也希望他們的設計能真的被量產,讓拾荒真的成為一份職業。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學生改良推車 陪拾荒者走得更安全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