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0日電)國科會端出科研創業計畫,助攻學界走向產業,其中,開發太陽光電板零污染回收技術的鴻躉,即將落地加州;同時,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指出,目前已有169件個案成功創業,希望學界趁台灣處於國際能見度高點時,讓研發更上層樓。
國科會推動科研成果創業計畫,今、明2天舉辦商業開發培訓營,協助學研新創團隊商業發展規劃,並邀請科創計畫校友團隊分享學界走向產業的創業歷程與甘苦。
吳政忠致詞時表示,科研成果創業計畫的目標,是協助學界具潛力的技術,進行商業化,截至目前為止,已有169件個案成功創業、值得肯定。
吳政忠指出,台灣產業過去從OEM(原廠委託製造)、ODM(原廠委託設計代工)到能自主創新,走了10年;展望未來,期許學研團隊能挑戰更高的目標。
吳政忠說,目前台灣處在全世界能見度的高點,要把握這個機會讓台灣的研發創新躍升國際,同時加強商業模式的發展,從B2B跨入B2C目標,創造更高的價值,並整合半導體IC設計發展食衣住行育樂各領域優勢技術,建立台灣國際品牌。
同時,今天現場邀請2組新創團隊,分別為台灣大學教授周錫增團隊所成立的歐姆佳科技,以「毫米波行動通訊用的陣列天線快速校正」技術產品為創業題目;以及台南大學教授傅耀賢所成立的鴻躉公司,以物理化技術實現廢舊太陽光電板零污染與完全回收。
太陽能為重要綠能來源,但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推估,2050年全球的廢棄太陽能板將達到9.1億噸,未來衍生潛在污染問題,可能成為各國推動太陽能綠電政策的極大障礙。
鴻躉團隊才剛結束「選擇美國」(Select USA)行程,傅耀賢受訪指出,傳統上,太陽能板廢棄後會被粉碎、裂解、燃燒、掩埋,沒有任何剩餘價值,但鴻躉設計的回收設備,可運用雲端資料庫辨識1700至2萬多種光電板結構,提供多元處理參數,進而分層拆解,回收出有價值的玻璃、銀、EVA等。
傅耀賢表示,此回收設備可讓光電板回收成本從每公斤約13元,降到2.6元,下個月,產線將進駐一間台灣的廢棄物處理廠,後續也將前進美國加州落地。(編輯:潘羿菁)1120510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