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擴大東南亞外宣 說好中國故事還有經濟支持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7日電)美國及新加坡智庫研究指出,近年中國在東南亞擴大外宣攻勢,試圖利用當地媒體說好中國故事,專家分析,這與中美加劇對抗及東南亞新聞自由度低有關,未來中國可能加強經濟合作的宣傳。

美國之音今天報導指出,新加坡智庫「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於9月發表報告「說好中國故事:中國大使館在東南亞媒體的宣傳推廣」。

該報告指出,中國駐東南亞大使館在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間,主要以組織媒體活動、中國外交官和高層領導人在當地報紙發表署名文章,以及中國大使接受當地媒體訪問和舉行媒體簡報會等3種方式,對當地媒體宣揚中國故事。

「中國故事」的3大核心主題為「譴責西方敘事」、「協調中國-東盟關係」及「宣傳中國成就」,以正面的論述在東南亞投射中國的話語權。

報告也分析中國在南中國海爭議的宣傳,指出中國在東南亞藉駁斥西方對南海爭端、「一帶一路」倡議及COVID-19疫情溯源的說法,以體現說好「中國故事」中的「譴責西方敘事」立場,並說在南海爭議上,西方指責中國使南海軍事化,這是干涉中國內政、挑撥中國與區域國家,而中國承諾透過協商解決爭端。

另外,美國智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也於9月公布題為「北京的全球媒體影響力」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共及代理人使用更具技巧和更隱匿的方式,塑造媒體論述和打壓批判性報導,透過主流媒體大規模散播北京支持的內容。

報告指出,中國對菲律賓、印尼及馬來西亞的媒體影響力很強,這3個國家近年的華語媒體,主要傳播親北京的論調。

報導引述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陳宗巖表示,中國跟美國在區域競爭越來越激烈,東南亞地區對中國在戰略掌控上很重要;而東南亞地區的新聞自由度不高,相比自由民主的歐美或日本社會,中國在東南亞進行大外宣較易。

陳宗巖表示,雖然東南亞的中國移民多,但他們不會因中國的外宣輕易而改變對中國的看法,反而要注意的是,假如中國外宣背後有非常大的經濟利益,讓某媒體或意見領袖獲得經濟上的好處,從而進一步影響當地其他族群對中國的看法。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胡逸山(Oh Ei Sun)表示,中南半島正努力推進疫後經濟復甦,因此中國未來在當地的外宣重點將放在經濟,還將借此刻意突顯美國在當地較為不足的經濟支持。

他表示,美國對東南亞提出幾個跟經濟相關倡議,但只聞樓梯響,中方會在此大做文章,說美國是靠不住,而中國有「一帶一路」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可以跟中國做更多生意。(編輯:陳沛冰/曹宇帆)11110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