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政治菁英成象徵 習主政10年間性別落差擴大

中央社  / 中國

(中央社台北18日電)外媒指出,過去10年間中國共產黨的女性黨員比例上升至29%,但政府內的女性政治菁英卻變少,且趨勢是擔任副手或象徵性職務。此外,Metoo運動被壓制也是中國女性權益面臨的重大挫折。

路透社報導引述政治學者與性別運動人士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過去主政10年間,女性黨員比例雖自24%上升至29%,但政府中的女性政治菁英人數下降,勞動場域中的性別差距擴大。「近年來,中國政府越來越強調女性作為母親和照顧者的傳統角色價值。」

中共20大16日開幕,習近平可望邁向第3任期,報導說,「20大對中國女性而言,並不代表進步」。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桑頓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李成在報導中指出,相較於10到15年前在政治環境中女性有較多的表現,在習近平主政之下,權力更為集中。

他說,現在的趨勢是,女性政治菁英多是擔任副手或是象徵性意義的職務。

報導指出,在新一屆的25人政治局委員中,目前僅有現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有望入局;第19屆唯一一位女性是72歲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預計將退休。至於中央委員會委員與候補委員中,女性僅有8%,較2007年的10%略有下降。

報導說,「政府部們中缺乏女性領導人,象徵女性受到挫折。」

在許多國家致力於縮小勞動力、教育、衛生和政治方面的性別差距,並獲得進展之際,中國的性別落差指數反而擴大。據2022年的最新資料,中國在146個接受評比的國家中,排名102名,處於後段班。對比習近平2012年上任時的69名,大幅衰退。

報導提及,在中國面臨人口危機與高齡化的壓力之下,對於女性應該扮演「好妻子、好母親」等傳統角色的言論,越來越激烈。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近年中國民間的女性權益問題雖然受到關注,卻都會在短時間內被壓制,成為中國女性權益以至於性別平權運動的挫折。

2018年間中國的MeToo反性騷擾運動剛開始萌芽,陸續出現幾個指標案例,但隨後相關活動就被壓制,包含強制取消、審查討論內容與逮捕活動人士。

此外,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布加強生殖健康宣傳教育和服務,減少非醫學需要的人工流產、官方設下離婚30天冷靜期,諸多規範都在民間引發相關團體的不滿與批評。

曾創辦中國女權自媒體「女權之聲」的創辦人呂頻在報導中坦言現在女權運動缺乏自由發展的空間,許多運動都被壓制,非常微弱。

據公開資訊,「女權之聲」於2009年創立,主要創立者為包含呂頻在內多位關注中國女性權益的記者。

「女權之聲」曾於2015年發起「春晚有毒,萬人聯署要求停播」活動,直指春晚的演出橋段與安排有不少歧視。2017年時,微博帳號曾被短暫查封,2018年的3月8日當天,則遭永久封號。呂頻目前旅居美國。(編輯:吳柏緯/唐佩君)111101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