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員溫克勒:依賴台灣晶片不是現需擔心的事

歐洲議員溫克勒:依賴台灣晶片不是現需擔心的事 | 華視新聞
圖/資料照片

中央社  / 比利時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7日專電)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首次訪台團成行前,委員會主責中港台區域的議員溫克勒(Iuliu Winkler)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全球對台灣晶片依賴不是現在需要擔心的事,歐盟晶片自主策略也不代表不再仰賴與台灣合作。

溫克勒是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國際貿易委員會副主席及中港澳台分組的負責報告人(rapporteur),曾任羅馬尼亞商務部長和資通訊部長。原本積極參與規劃這次訪台的他臨時因健康問題無法成行,不過仍帶傷持續與訪台團成員討論此行,並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採訪。

他首先對自己不能赴台感到遺憾,並對訪台團將能與台灣最高層級會面表示榮幸,他說貿易委員會組成代表團的目的是表達「我們在台灣有理念相近的夥伴」,訪台將能讓關係更密切。

至於中國政府是否已開始對訪台團施加壓力,溫克勒說:「你知道的,中國政府總是有很多關切,所以不意外。他們正在做他們一向在做的事。」

對於歐盟最近數月一直有聲浪擔心「對台灣晶片太過依賴」,溫克勒坦言歐盟在疫情期間才出乎意料地發現不同領域供應鏈對外依賴的脆弱性,以晶片而言,不只歐盟,世界上大量的國家都依賴台灣,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和榮景。

他說:「但更需要處理的是歐盟過度依賴來自非民主國家的供應鏈,這才是讓我比較擔心的。」

他認為太依賴或「去依賴」的議題不能用非黑即白來劃分,「歐盟現在有晶片法這個策略,可以大力支持歐洲的(產業相關)部門,但這不代表我們不再仰賴與台灣合作,相反的,台灣與歐盟可一起在半導體有更多合作。」

另一方面,歐洲議會已在絕大多數議員支持下通過決議,促請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與台灣洽簽雙邊投資協定(BIA),但負責歐盟行政的執委會一直主張歐盟已是台灣最大外資,所以「沒必要」洽簽。

日前德國媒體披露,德國外交部在最新的中國戰略草稿中提到將支持歐盟與台灣洽簽投資協定。德國的支持加上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這次首度組團訪台,是否會形成更大氛圍,讓執委會動起來?

溫克勒對此並未過度期待,他說展開投資協定談判前還需經多道程序,包括界定範圍、評估影響等,「我們在議會多次推促執委會去做這些事,但他們目前還沒開始。執委會啟動對外條約的談判也需由會員國授令,我不知道會員國目前的立場,必須由執委會去溝通」。

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順利連任並在國際舞台重新活躍起來,歐洲與中國恢復交往的熱度也上升。歐洲議會是歐盟三大機構(另二為執委會和各國部長、首長組成的理事會)對中國立場最「鷹派」的一個,溫克勒上週在貿易委員會曾勸誡同僚應與中國「理性交往」。

他分析,因為歐盟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伴隨著安全風險,且歐盟和中國之間有巨大的貿易和投資量,但雙方有許多問題需要溝通,例如中國歐盟商會(EUCCC)去年就提出近1000項在中國面臨的問題。

他說:「我想短期內(與中國)脫鉤不是實際且可行的選項,今天在中國,意識形態超越經濟,所有歐洲企業提出的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找到方法處理,所以我們必須與中國的夥伴理性交往。」

問他是否相信中國也會理性相對?他含蓄指出,卡住歐盟與中國關係的問題之一,是中國不容易理解歐洲議會的本質和角色,例如國會外交是歐盟與理念相近夥伴交往的有力管道,而自由貿易等條約協商並非議會權責,但中國難以理解歐盟機構的運作模式。

溫克勒說:「對話很困難,但困難不代表要拒絕往來,交往不是只跟看對眼的、有同樣價值觀的對象,以(歐盟與中國)經濟關係的巨量而言,交往是必須的。」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代表團預計將於19至21日訪台,團長將由委員會另一位副主席阿希馬可波露(Anna-Michelle Asimakopoulou)擔任。(編輯:陳惠珍)11112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