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中國藉警務合作在太平洋延伸軍事觸角 西方反制

中央社

(中央社香港4日綜合外電報導)太平洋地位重要,區域島國卻大多沒有軍隊,由警察扛起重責。在此情況下,中國頻頻出手與太平洋島國簽定警務合作計畫,令美國等西方各國憂心忡忡,進而發動反制行動。

「華爾街日報」報導,去年,索羅門群島派遣逾24名警察前往中國,參觀當地警局、接受肉搏訓練、學習如何在大型場合保護VIP等;這些警察還沒回國,澳洲已捐了13輛車和60把步槍給索國並提供維安培訓。

澳洲這一步,是它做為美國盟邦、尋求抗衡中國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的一環。太平洋地區是多個船運航線和軍事基地的所在地,未來台海若是發生衝突,太平洋地區也有著關鍵地位。兩方勢力拉鋸戰中,警務成了一大競爭領域。

部分太平洋地區領袖對中國的警察培訓計畫深感焦慮。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曾說,他擔心這類計畫恐推廣獨裁價值觀,「當民眾更常與一個獨裁類型的政府互動、接觸…也許就會開始認為這是正常的,這是管理政府更好的方式」。他說:「以長遠基礎來說,這才是真的危險。」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太平洋事務系助理教授史密斯(Graeme Smith)表示,太平洋地區「僅少數國家有軍隊」,「若想取得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就必須從警界下手」。

外交政策專家認為,警界間的聯繫可有助於中國蒐集情資,並與太平洋島國取得更緊密的安全關係,甚至讓中國永久駐軍。

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簽有警務暨安全協議,但否認尋求在索國興建軍事基地。

美國盟友澳洲、紐西蘭長久以來均提供太平洋各國警務方面的援助,一來提升區域安全,二來打擊全球毒品交易。整體上來說,中國也認同這些目標。然而,華府方面擔心,北京當局提供的科技恐假執法之名,行監控之實;更何況,中國方面提供的警務援助往往聚焦管理公民、讓公民守規矩,在改善整體刑事司法體系上並無助益。

中國官員僅說他們的執法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符合國際法。至於他們針對警務的援助目的和培訓型式為何,中國外交部並沒有回應。

不只在太平洋,中國甚至在全球尋求更大的執法合作計畫,計劃培訓5000多名來自開發中國家的警察和維安官員,做為接下來5年新安全倡議的一部分。根據位在瀋陽的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資料,截至2019年,該校已訓練了來自101國的2700名執法官員。

加強警務合作,對外提升了中國身為全球行動者的合法性;看到中國警察在海外行動,對內也有好處。由於中國政府通常不信任公民社會,因此與發展公民社會的努力相比,培訓警察更適合北京。

部分分析家看到另一個目的:鎮壓抗議行動和異議之聲。中國官員向來以威脅、騷擾手段強迫諸如美國等地的流亡人士回國。西方各國對中國特務在海外設置秘密警察局表達擔憂。中國政府則聲稱他們在海外行動向來合法。

曾研究中國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的澳洲退役軍官康諾里(Peter Connolly)表示,斐濟雖有軍隊,中國2021年在斐濟安排一名警察聯絡官,成了日後中國在沒有軍隊的國家、以警務人員擔任準武官或安全顧問角色的先例。

他說:「隨著中國手段愈來愈清楚,多數太平洋島國雖持續歡迎中國經濟協助,但已開始抵制安全協議。」

今年1月,斐濟總理拉布卡(Sitiveni Rabuka)已表示將取消與中國的警務合作協議,聲稱兩國價值觀有落差。

澳洲國立大學助理教授史密斯表示,斐濟總理的作法是正確的。他說:「除非你想成為一個毫無價值的獨裁者…否則就不該相信中國的警務模式,因為它這一套與警察的工作無關,而是跟社會穩定有關。」(譯者:蔡佳敏/核稿:嚴思祺)1120504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