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倫結束中國行 學者:傳達支持美中繼續經濟合作

中央社

(中央社北京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今天表示,她與中國高官會談有助讓美中關係「更站穩腳步」。美國學者傅泰林不認為光靠一場訪問就能穩定關係,但葉倫此行傳達出支持美中繼續經濟合作的訊息。

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葉倫(Janet Yellen)此次訪問中國4天期間強調,美中兩國需要合理經濟競爭和改善溝通,並呼籲就氣候變遷構成的「生存威脅」進行合作。

她今天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向記者說:「我們相信世界夠大,足以讓我們兩國繁榮發展…兩國都有義務負責任地管理這種關係:找到共同生存且共享全球繁榮的方式。」

葉倫此行雖然沒有取得具體突破,仍使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穩定美中關係的努力向前推進。

中國官媒新華社昨天報導,葉倫與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的會晤,「就兩國和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等進行了深入、坦誠、務實的交流,會談具有建設性…雙方同意繼續保持交流互動」。

葉倫今天表示,雖然美中兩國之間存在「重大分歧」,但她與中國官員舉行了「直接、實質性且富有成效」的會談。

她還說:「我的雙邊會晤在兩天內總共進行大約10小時,讓我們為鞏固美中關係向前邁出的步伐更站穩腳步…我有信心我們會有更頻繁且定期的溝通交流。」

美中之間的首要歧見是華府祭出的貿易限制,華府則指出,這類限制對於守護國家安全而言至關重要。葉倫今天表示,她已強調美方並未藉華府的措施來取得經濟優勢,「這些作法背後動機是明確的國安考量」。

如今美國還在考慮祭出新的限制措施,可能使美國人投資中國受到更嚴格管控。葉倫則說,美方任何新舉措都會「以透明公開的方式」實施。

她說道:「我強調(新措施)目標將極其明確,且明顯嚴格針對我們抱持特定國安疑慮的少數領域…他們擔心我方會做一些廣泛衝擊中國經濟的事情,我希望緩解疑慮…事情不是這樣,這不是本意。」

葉倫也說,她對北京「不公平經濟作為」提出「嚴正關切」,並提到外企進入中國市場面臨障礙,以及保護智慧財產的問題。

她提到,「我也表達自己對最近美企面臨脅迫行徑增加的擔憂」。葉倫指的是中國近期以國安為由打壓境內美企。

葉倫在昨天一場專家會議中則強調,作為全球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中亟需在氣候金融方面合作,「美國和中國必須合作應對這項生存威脅」。

被問及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打造「金磚五國」(BRICS)共同貨幣的計畫時,葉倫則表示,她預期美元仍會是國際交易的主要貨幣。

葉倫還說,她告訴中方官員,中國企業必須避免支援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或規避西方制裁。

葉倫此行會見的官員包括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等人。她也跟中國境內美商、氣候金融專家、女性經濟學家會面。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告訴法新社,往後「任何具體的重要突破與成果,大概都會留給兩位最高領導人去公布」。

拜登上月曾表態,有信心很快就會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路透社報導,兩人見面時機有可能是9月印度新德里(New Delhi)舉辦的20國集團(G20)峰會,或是11月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資深研究員高曼(Lindsay Gorman)認為,葉倫「此行主要目標其實是傳達訊息」,包括溝通華府如何看待美國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消除美方可能擁抱「完全零和競爭」的觀點,同時示意美方的目標是推動公平競爭。

中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表示,整體來說,中國對葉倫此行的反應,似乎比更為鷹派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月訪問北京「更熱情」,「葉倫在中國人眼裡是專業人士,她對中美經貿關係的態度相對理性」。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傅泰林(Taylor Fravel)告訴法新社:「我不認為光是一次訪問或互動就能達成穩定關係的目標。」

但傅泰林指出,「儘管雙方關係在政治上有摩擦,還存在(美國)限制中國取得半導體等特定科技的競爭行為」,葉倫此行與她的發言仍傳達出支持美中經濟繼續合作。

布林肯、葉倫相繼訪問北京後,預料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也會在這個月訪問中國。(譯者:楊昭彥/核稿:陳彥鈞)11207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