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頒布激勵措施白搭 中國青年寧四不度日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0日電)綜合德國之聲(DW)與星島日報報導,儘管北京當局頒布諸多激勵措施,但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和經濟壓力,以致越來越多中國青年仍選擇四不度日,也就是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子。

報導說,據中國民政部6月發布的報告,全國婚姻登記數連降8年,已觸及37年來最低水平,去年僅683萬對新人登記結婚,最新中國人口普查年鑑指出,2020年中國的初婚平均年齡為28.6歲,比2010提高近4歲。

在中國,越來越多年輕人,特別是90後和零零後女性,對於早婚的社會期望日益無動於衷,她們接受更多教育因此經濟更獨立。

像是山西省的29歲教師侯靜宜,過去3年父母為她安排約20次相親,但她目前小姑獨處,也不覺得需迫切找個結婚對象,並說:「婚姻關乎自由。並非每個人都需要盡快結婚。」

化名克麗絲塔(Christa)的某製造企業主管也說:「結婚並不是必需的,我相信結婚會影響我的個人成就,尤其是我的事業。」

而近來中國經濟疲弱不振,也導致年輕人對婚姻缺乏興趣,尤其今年中國年齡介於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破紀錄達20.8%,化名珊珊(Shan Shan)的上班族說,謀生難,因此找工作的壓力讓她沒精力考慮婚姻。

化名小剛(Xiao Gang)的軟體工程師也說,擔心被解僱,科技業的大規模裁員迫使他經常加班,「當朋友邀請我和女孩一起出去玩時,我根本沒有精力去」。

另一方面,中國雖已廢止一胎化政策並鼓勵二胎、三胎,但是仍不利於在職場打拚的女性,加上中國的勞動立法不健全,難以保護女性生育權力以及勞動力市場的平等競爭權力。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劉氏中國研究院高級講師劉葉(Liu Ye,音譯)分析,中國職場的性別不平等仍根深蒂固。

她說,這其中包括歧視性的性別配額,以及根據懷孕和對產假需求的可能性,予以篩選評估,迫使許多年輕女性必須在事業和成家之間抉擇。

即因如此,儘管今年5月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在20多個城市開辦,給予兩孩以上家庭住房、稅收和教育方面補貼,但當局的努力普遍年輕人不領情,更冷嘲熱諷稱毫無助益。

好比克麗絲塔直言「很荒謬」,並說:「很多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都面臨著找工作上的困難。當一個人在經濟上都無法照顧好自己,拿什麼來組建家庭呢?」

因驚覺標榜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子的「四不青年」現象日益普及,共青團廣州市委發布「當前我市『四不青年』現象有所抬頭 建議多措並舉加強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文件。

共青團廣州市委指出,繼「內卷」、「躺平」等描述青年因各種社會壓力,而產生喪文化情緒心理和行為的詞語後,「不搞對象、不結婚、不買房、不要孩子」的「四不青年」逐漸大行其道。

回收1萬5501份有效問卷的調查發現,符合「四不」特徵的大學生、在職青年佔1215份,當局因而下達助力青年告別「四不」轉向「四要」的指示,也就是要談戀愛、要結婚、要買房、要孩子。

但中國網友反應冷淡說:「要把四不變為四要,首先要弄清楚部分青年人躺平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這比喊口號要管用得多。就業,住房,父母二老,甚麼時候不再像陰影籠罩在他們的頭上,他們才敢生動活潑。」

由於四不青年益增,以致中國出生率續降,人權觀察組織公布的數據,中國總生育率從上世紀80年代末的每位女性生2.6個孩子,降至2021年的1.15個,去年是中國近60年來首次出現人口下降。

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社會學名譽教授鮑斯頓(Dudley Poston Jr.)表示:「中國正在陷入嚴重的人口危機…越來越成為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編輯:曹宇帆/唐佩君)1120710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