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18日專電)台灣與泰國共8組建築師設計的作品今起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展出,以大地無限為主題,呈現兩地當代建築的樣貌,策展人希望呈現COVID-19疫情後,人、建築與土地之間的關聯和緊密性。
由文化部駐泰國文化組與泰國暹羅皇家建築師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iamese Architects under Royal Patronage)共同主辦的建築主題展「大地無限:泰國台灣當代建築展」(Infinity Ground – Thailand and Taiwa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Exhibition)今天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正式開展。
主辦單位並邀請泰國4所知名院校包括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isty)、先皇理工大學(King Mongku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蒙庫國王科技大學(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以及泰國藝術大學(Silpakorn University)的建築學院共同合作,邀集台灣與泰國共8組建築師團隊,以大地無限為主題,呈現台灣與泰國相對應的當代建築樣貌。
展期為期3週,並有3場台泰建築文化交流座談,期待讓泰國建築領域專業人士與師生及有興趣的泰國民眾,更深入瞭解台灣當代建築的文化與特色。
展覽由泰國暹羅皇家建築師協會策展主席洪人傑及公共關係總監宋寶庭(Kulthida Songkittpakdee)擔任雙策展人,兩人說明此次展覽以大地交換(Ground Exchanges)與穿梭大地(Feeling Grounds)二個篇章呈現。
在大地交換篇章的作品,建築師透過現代建築手法,框架特有的地景,反映出大地豐富特質;在穿梭大地篇章的作品中,建築師將環境作為設計發想,結合材料、工藝和構築呈現出多維度的大地空間感,不僅展現建築作為人與大地的介面,更是對環境的反思。
洪人傑接受中央社採訪指出,他們在策展時想到的問題是:「COVID-19疫情帶給人和建築之間什麼樣的關聯性?」他們希望透過建築、材料和工藝,呈現空間的多樣性,讓人感受到疫情後建築、人和土地之間新的關聯和緊密性,這次參展作品多是為市民設計的空間,讓人、建築和土地之間能有更好的連結。
他舉例,由台灣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增加建築外廊面積,內部空間透過自然材料處理,讓人感受到建築和自然融合為一體。
另外一個例子是泰國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設計的The Commons Thonglor案例,洪人傑指出,建築工藝結合漂浮抬升的形式,在建築物下創造了許多「底層灰空間」也就是陰影空間,創造公共性的交流,讓人和人之間,在都市裡也可以有趣味的互動關係。
本次參展的台泰8組建築師團隊,參展作品分別坐落在台灣新竹、南投、雲林、高雄、屏東和宜蘭,以及泰國曼谷、芭達雅、巴吞他尼府、龍仔厝府、呵叻府、大城府等地。(編輯:高照芬)112071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