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會說話 中國經濟從高歌猛進到引擎熄火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21日電)中國經濟復甦的美好想像,在經歷了第1季「意料之外」的高歌猛進之後,旋即大夢初醒。青年失業率創新高、出口衰退、工業利潤下降等宏觀經濟數據在在顯示引擎熄火,復甦的腳步並不如預期。

今年3月,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布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及今年經濟成長目標定於5%左右。在中國鬆綁疫情管制、多舉措支持實體經濟,以及比較基期偏低的情形之下,這個數字被市場人士與學者評為「保守」。

台灣多位經濟學者接受中央社採訪時都提及,如果不能達標才是新聞,特別是去年第2季開始,中國遭遇一連串的疫情衝擊,防控措施緊縮,使得經濟表現不振。因此,今年第2季起,在比較基準較低的情形下,經濟成長率數字上的表現應該會好上不少,然而「即便數字表現亮眼,今年全年達到5%的目標,並不代表中國經濟真正從疫情的衝擊中復甦。」

中國於去年底陸續放寬嚴格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控制措施,並且祭出各項鼓勵消費、刺激外貿與多領域振興,盼藉此帶動疫後經濟發展。短時間內,這些「強心針」似乎奏效,至少在今年第1季,中國經濟走勢經歷了一波狂歡,「中國抗擊疫情成功」、「經濟疫後復甦」等「自我讚揚」不絕於耳。然而當進入第2季後,藥效漸退逐漸恢復正常,各項數據甚至開始反應疫情「傷痕效應」。

「傷痕效應」是指在解除對於疫情管制後,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逐漸浮現,包含消費信心不振、出口衰退等影響,連帶使得部分政策空間受到壓縮。

中國經濟從第2季開始明顯趨緩,其中之一就是曾在第1季扮演拉抬經濟成長要角,被視為「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明顯走弱。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的出口額雖然呈現年減6.8%的表現,然而跌幅相較於2022年第4季時明顯縮小,隨後於3月轉負為正,達到14.8%。這樣的表現被視為支撐中國首季經濟表現的梁柱;不過,當時序進入第2季,出口數字卻呈現滑落,4月勉強維持年增8.5%,然而5月就大幅衰退,轉正為負,年減7.5%。

這個數字與事前市場預測的年減1.8%相去甚遠,而且出口總額也創下自去年5月以來的次低。數字會說話,顯示即便中國官方一再聲稱要加強經貿,作為支持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然而卻不得不面對終端市場的疲弱不振,使得出口的引擎熄火而苦苦掙扎。

出口不振的同時,中國的內需、生產動能同樣受到影響而冷卻,多項數據都點出了這樣的困境。

以反映在特定時間內製造業多項生產活動的情形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例,今年前3個月的PMI均落在擴張區間,分別是50.1、52.6、51.9,顯示在解除疫情管制之初,製造業反映市場需求,在訂單、庫存、雇用人數和生產數量等方面都顯示正面樂觀的態度。

然而當進入第2季後,這樣的情緒就明顯消失,分別為49.2、48.8、49.0,連續3個月落在緊縮區間,顯示製造業信心下降,中國經濟成長動能持續疲弱。

PMI以50作為榮枯線,當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呈現擴張;指數低於50,意謂緊縮。

呈現消費市場與需求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樣不如人意。今年前3個月的年增幅分別是2.1%、1%、0.7%,至於4月和5月則分別為0.1%、0.2%,到了6月更出現0%。

根據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目標是全年成長3%。這樣的結果顯示即便在表現相對較好的今年第1季,仍未達標準。面對內需不振的情形下,中國似乎正逐步走入「準通貨緊縮」,政府現也困於財政,難用擴張性財政政策救經濟。

曾經以「資產負債表衰退」解釋日本泡沫經濟的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日前也以此概念解釋了目前中國的情況,指出中國民眾擔憂資產價格和經濟成長展望而不再借貸,並且嘗試減少債務等行為,符合「資產負債表衰退」概念。

雖然這項說法並完全被接受,也受到不少挑戰,包含認為中國與日本的情況不同等,然而至少從種種數據顯示,在疫情之後,中國民眾對於用錢這件事情更加的保守。

這個情形直接反映在「增加儲蓄」與「提前還貸」兩個趨勢。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7月上旬發布,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8兆8200億元,年增逾4兆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0兆3300億元,代表上半年平均每天逾570億存款湧向銀行。

其次,中國央行今年「第2季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占58.3%,季增3.6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3.8%,較第1季增0.1個百分點;而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占17.9%,季減3.7個百分點。

至於提前還貸的浪潮,從農曆年前就開始蔓延至今,主要的原因在於房貸偏高、疫情後風險偏好下降,促使存款額快速上升、重新分配資產,而部分民眾收入不穩定性增加,對未來預期不明朗,於是試圖透過全部或部分提前還款減輕還貸壓力,降低住房消費負擔。

擔憂中國經濟情勢的並不只是國外的分析機構或投資人,中國的學者也在過去一段時間多次提出示警,特別是指出在「恢復性成長期」的此刻,各種數據顯示風險和矛盾也正處於爆發邊緣。

日前中國智庫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今年6月發布的「2023年中期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即指出,中國經濟面臨3個問題,首先是經濟修復仍不充分,總需求相對不足的問題比較明顯;其次是宏觀經濟回暖,然而並未反映在居民就業和收入改善;第三則是利潤創造效應下降,不同產業、企業的績效惡化都存在擴大態勢。

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復甦痛點集中在「5個20%」,分別是「青年失業率超過20%」、「工業企業利潤年減超過20%」、「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下降20%」、「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下降20%」,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缺口高達20%」。而這5個20%的情況極為反常,顯示相關領域的壓力已經超越了自我修復能力,不僅難以期待隨著經濟復甦自動好轉,反而會形成局部領域的惡性循環。

因為經濟表現不振衍生的另一個隱憂,是中國逐步攀升的青年失業率。

從2022年12月開始,中國的青年失業率一路從16.7%逐步攀升,今年6月最新的統計已達21.3%的歷史高點,換言之,約每5個人就有1人失業。

造成這個壓力的背後,除了外在美中貿易戰、科技戰的影響外,中國整體經濟情勢不佳,過去幾年多領域監管使得產業的用人空間限縮,去年下半年間更出現了網路科技產業接連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情形。在求職競爭激烈、大量裁員的情形之下,還有千萬名大學院校的畢業生準備要投入就業市場,僧多粥少,中國年輕人從充滿狼性的競爭,到為了生存而內捲,如今卻連捲的機會都沒有。

因此,有中國經濟學者劉元春等人在同一份報告中示警,中國青年失業問題短期內會不斷加劇,今年第3季的情況可能會更加惡化,且可能持續10年。若處理不當,不但將引發社會問題,甚至觸發政治問題。

即便中國過去一段時間大力宣揚經濟成就,並且試圖藉由不同的政策工具力挽狂瀾,為冷卻了好一段時間的經濟情勢添柴加火,然而不論是從宏觀的經濟數據或是民眾主觀的感受,期盼解封後的經濟復甦,似乎仍然還只是「只聞樓梯響」,春暖花開,似乎還沒有到來。 (編輯:呂佳蓉)11207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