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10年成果 經濟學家:不如預期甚至失敗

一帶一路10年成果  經濟學家:不如預期甚至失敗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19日電)經濟學家分析中國試圖透過一帶一路實踐雁行體系,達成「以中國為首」的目標,並擺脫西方制定的規則,變為規則制定者。然而10年過去,政策執行成效有限,甚至是失敗。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滿10年,國策研究院今天上午舉行「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十年總檢討」座談會,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出席並從經濟角度分析一帶一路執行成效與影響。

李鎮宇說,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三大經濟戰略目的分別是擺脫西方訂定的規則,從「規則接受者」轉為「規則制定者」、發展出以中國為首的「新雁行」體系、擴展人民幣國際化空間。然而10年過去,檢視這幾個目標,有的成效不如預期,也有完全失敗。

他分析,中國想要從轉變為規則制定者,然而過去這些年看到的是開了不少的會,包含博鰲論壇、上合組織峰會等,並且發表了很多的聲明。然而若只是靠開會、發布聲明就想要轉換身分,可能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對於中國想要藉由「新雁行」成為領頭者的目標,李鎮宇認為是失敗的。

他提到,過去日本的雁行理論實踐方式是帶著技術、資金,前往例如亞洲四小龍國家,和當地的公司、資金合作,協助當地產業升級並創造就業機會,而且投資的機會也增加。這樣的結果是「日本往前飛,後面帶著一群雁一起飛」。

然而中國的情況,李鎮宇形容是「飛了半天,結果回頭一看,發現只有自己在飛」。

他分析,中國的「新雁行」是帶著自己的公司、勞工前往開發中國家,並且要求沒有錢的當地政府與合作企業跟中國的銀行借款,以推動建設。然而創造的就業機會並沒有留給當地,多數創造的工作機會是留給自己人,利潤也是中資企業獲得,留給當地的反而是高額的債務。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開始可能很有吸引力,然後決定參與其中,然而過一陣子之後,發現好像沒有得到太多的東西,反而是債務問題變更嚴重。

至於人民幣國際化的經濟目標,李鎮宇認為仍有一大段距離,最大的問題是人民幣並不是自由流通的貨幣,因此造成「不鼓勵持有人民幣」的結果。即便企業跟中國交易時以人民幣結算,然而左手拿了人民幣,右手就換成美金。

他說,如果沒有讓人民幣自由流通,而是藉由強推的方式讓人民幣國際化在一帶一路國家實現,這樣的難度是很高的。(編輯:周慧盈)112101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