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燃氣電廠輔助綠能轉型 德國獲歐盟非正式核准

中央社

(中央社柏林7日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引述熟悉相關談判的人士披露,德國已獲歐盟非正式核准,得以撥款數十億歐元興建燃氣發電,以便不穩定的再生能源發電不足時能穩定供電。

德國政府與相關企業的消息人士透露,與歐盟負責競業事務當局達成的原則性協議,內容包含國家支持公共事業的10百萬瓩(10GW)項目,不過一些細節仍待未來幾週敲定。

消息人士還說,德國政府達成的協議包含一系列條款,這些條款將隨「國家發電廠策略」長期計畫發展而調整,柏林當局預計7日會收到歐盟說明這項非正式協議的文件。

德國正朝再生能源轉型,除已停用核能外,也正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廠,但希望在過程中透過國家的力量支持穩定供電的燃氣發電廠,以因應用電需求尖峰及風力、太陽能發電離峰時無法穩定供電的狀況。

德國政府之前表示,新設燃氣發電廠也須能以綠氫運作,但過渡到綠氫可能介於2035年至2040年。

德國經濟部並未證實相關消息,僅表示跟歐盟談判已取得良好進展;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表示,正與德國當局展開密切和建設性討論,但不方便進一步透露其他細節或時間點。

德國當局計劃向萊茵集團RWE、EnBW電力控股集團與Uniper能源公司等公共事業體招標,興建並運營燃氣發電廠。另設計反向拍賣授予合約給同意接受最低補貼的公司。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6日表示,經與歐盟長期談判後,已快談成一項協議,目前癥結點包含這些燃氣發電廠轉換成氫能發電廠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

德國今年2月公布發電廠策略在今年2月公布。德國3黨聯合內閣終就建立新發電廠達成共識,規劃10GW的潔淨發電目標。相關策略除持續擴大再生能源及電力網路外,也強調電力系統的脫碳與供應安全仍仰賴現代化、高彈性及氣候友善的發電廠。(譯者:楊惟敬/核稿:陳亦偉)11306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