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紐約16日綜合外電報導)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因民主黨臨陣換將,廣告經費暴增。據廣告分析公司統計,雙方陣營光是總統競選廣告就花了近12億美元,但究竟能吸到多少票,仍是未知數。
法新社報導,根據廣告分析公司MediaRadar CMAG的資料,光是總統大選的廣告支出就近12億美元(約新台幣386億元);若加計國會及其他選舉的廣告總經費則高達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858億元),幾乎是2016年大選廣告經費的3倍。
然而,選舉廣告經費攀升的趨勢,早在更早之前就開始。魏斯理媒體計畫(Wesleyan Media Project)聯合主任法蘭茲(Mike Franz)說:「最大的變化發生在2008年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競選期間。」
在那之前,候選人經常得在嚴格的法律限制下,以政府資金進行競選。法蘭茲指出,歐巴馬意識到他可以透過當時新興的網路籌得更多資金。
美國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培斯科維茲(Zachary Peskowitz)表示,相較20或30年前,「網路讓捐款給政治候選人變得更容易…簡直是輕而易舉」。
2010年,最高法院鬆綁了對外部非政黨組織的支出限制。這使得所謂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s)得以成立,這些委員會可為候選人籌集數億美元,砸錢投放更多政治廣告。
法蘭茲說:「政治學家總是對這些支出的實際效果感到好奇…由於某些關鍵搖擺州的選情非常嚴峻,這些資金可能相當重要…但沒人知道真正影響多少。」
法蘭茲指出,「我認為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盡可能砸錢」,但這會導致雙方陷入「軍備競賽」。
在距離大選剩不到4個月時,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才接棒總統拜登(Joe Biden)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這番戲劇性轉折也令廣告經費大增。
培斯科維茲表示,賀錦麗需要「花費大量資金並投放更多廣告來講述她的故事,讓選民了解她和她的立場」,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競選團隊則有機會利用廣告,以負面的方式來定義她。
根據MediaRadar CMAG的資料,民主黨在2016年和2020年的廣告支出都超過川普,今年預期也是如此。預估共和黨的競選廣告費用約為5億美元,而民主黨為7億美元。(譯者:張茗喧/核稿:劉文瑜)11309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