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育仁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美國出現經濟出現警訊,根據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的GDPNow指標追蹤系統顯示,美國第一季GDP可能會萎縮1.5%,美國股市也因為經濟的不確定性,開始出現較劇烈的波動,連動影響到台股。資深分析師謝晨彥提醒,當這些數字出現後,極有可能變成自我預言的實現。
謝晨彥認為,之前的PMI數字和消費者信心下滑,其實都在反映外界對於川普關稅政策感到擔憂,美國第一季GDP被預估可能萎縮,這件事情還沒發生,但是已經開始擔心「會發生」,大家就會開始想「如果真的發生」,便開始縮衣節食,這種情形正好會變成「自我預言的實現」,簡單來說就是,擔心未來景氣不好,所以開始變得不敢消費,當大家都這樣想的時候,就真的變成集體不消費,景氣就真的開始變差。
謝晨彥指出,今年頭一、兩個月大家都還認為經濟有可能會軟著陸,經濟好股市暴衝,釀成通膨加劇,聯準會今年降息可能只有一碼,甚至有可能再升息。現在這件事情大家反而不擔心了,反而變成有機會降2-3碼。
對於現在的不確定性高的狀況,選債券ETF應該把握幾個準則,謝晨彥表示,選擇高息的債券ETF,穩定維持在6-8%,適合需要固定現金流的人。另外挑選公司債會比美債來的好,美債主要賺價差,大家可以仔細挑選,哪一些債券是能夠高息與資本利得兼具,「長天期、高息、投資級」等3條件其實是可以兼具的,在美債殖利率高點時,會有高利息,等到聯準會再度降息時,則能有資本利得可以賺。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