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6日電)台灣爆發武漢肺炎本土疫情,全台由公衛護理師組成的疫調「娘子軍」扮演防疫幕後的無名英雄,運用專業突破個案心房,一次次抽絲剝繭找出「人與人的連結」。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擴大,短短7天全台新增超過450例本土病例,全台疫調人員忙翻天,漏夜匡列接觸者、彙整足跡,卻被網友怪罪疫調速度太慢,恐讓接觸者難以警覺。
實際上,疫情調查絕非外界認為的那麼容易。想像自己是剛被醫院確診的傳染病患者,內心滿是對疾病的未知、恐懼,也不解自己到底從哪裡染疫,同時擔心著被隔離以後,孩子該由誰照顧、家中經濟重擔誰來扛。
正當內心承受極大壓力,一名陌生人卻突然到訪來個身家調查,甚至要求一一說明過去14天曾去過哪、碰過誰,有多少人能夠冒著被全世界知道自己染疫的風險,坦然面對。
「疫調就像是一場不能掉棒的大隊接力。」曾經從事疫調工作長達7年的護理師林治萱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這麼形容疫調工作。她說,一場疫調的背後往往是橫跨5到6個單位,超過20名醫護、檢驗、疫調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中間只要有一棒接不上,都會延誤釐清真實情境的時間。
傳染病疫情不是天天有,因此台灣的疫調工作大多由各縣市公衛護理師兼著做,僅極少數縣市有專任的疫調團隊。這群「娘子軍」工作可說是包山包海,平時要幫民眾打預防針、做癌症篩檢,發生登革熱疫情時還得冒著染疫風險到豬圈裡掛捕蚊燈、抓蚊子,一旦傳染病發生時,又得搖身一變成為調查疫情的偵探福爾摩斯。
林治萱說,疫調過程看似是輕鬆的聊天,實則相當燒腦,也暗藏許多學問,畢竟多數人一聽到要被陌生人「調查」,難免感到反感或抗拒,如何取得個案信任、敲開心房,不僅考驗說話的藝術,也是攸關疫調成敗的關鍵。
她回憶,過去曾遇過同志伴侶同時被通報確診傳染性疾病,即便住址一致、手機號碼只差一碼,疫調時卻都宣稱不認識對方。
有時候發現個案的接觸者可能是小三、小王或見不得光的關係,林治萱也會委婉詢問:「這應該是比較好的朋友吼?」對方感受到善意、清楚疫調人員要保護他,這微妙的默契與信任感,就是讓個案開口的重要突破口。
疫調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講破這層關係,又能找出「人與人的連結」,林治萱說,「有時候覺得自己真的很像徵信社,只差沒去抓姦」,也很佩服這次抽絲剝繭找出獅子會群聚和萬華阿公店有關聯的疫調人員,即便面對的是八大行業的工作者,也必須不帶任何歧視或批判眼光,專注於和個案搏感情、釐清事實。
除此之外,疫調人員也要有強大的邏輯觀念和交叉比對能力,林治萱說,例如個案自稱某天去吃了喜酒,但翻翻農民曆卻發現當天日子註記不適合嫁娶,或是個案自稱某個時間點曾到百貨公司,但那個時間百貨公司根本還沒營業,就要警覺可能是個案記錯了。
林治萱說,每一例個案疫調從通報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以武漢肺炎為例,疫調人員必須在24小時內找到個案並完成訪談,透過職業了解可能接觸者、調閱班表或課表、掌握交通方式、用餐地點、是否有就醫紀錄等,結束後還得畫時間表、寫報表、整理資料,經過層層審核才能完成「初報」。
萬一遇到個案的接觸者超多,還得順藤摸瓜,一個個列出接觸者名冊並打電話詢問,被罵、被刁難早已是家常便飯。林治萱嘆道,疫調就像在拼一幅不知道有多少片的拼圖,個案永遠有「上次來不及說的事」,足跡、接觸史很難一次問好問滿,卻得背上疫調延誤的黑鍋。
根據監察院統計,全台370家衛生所護理人員人力不足,截至民國107年底有92家衛生所每名護理師平均服務超過1萬人、12家服務超過2萬人,少數平均服務人數更高達4萬8000多人。如今爆發武漢肺炎疫情,更凸顯其血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中也坦言,目前疫調人員人力確實相當吃緊,但疫調畢竟涉及專業,需花時間訓練,但強調研議增加人力,支援行政工作。(編輯:張雅淨)11005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