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界後盾紐文中心主任張惠君 用台灣心交朋友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印第安納波利斯13日電)從紐約搭機到印第安納波利斯,紐文中心主任張惠君12日為朱宗慶打擊樂團演後致意,給團隊來自政府溫暖鼓勵。張惠君表示,用台灣心在國際交朋友,希望台灣藝術家都能被看見。

張惠君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國際文化行政工作是用文化和國際交朋友,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紐文中心)30年來透過各種途徑溝通,去找到跟美國社會交流的關聯性,當美國藝文展演機構與紐文中心有了互信基礎,台灣藝術家與作品得以展示演出,紐文中心核心目標「台灣被世界看見」也就水到渠成。

張惠君2020年2月上任紐文中心主任,不到一個月就碰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被迫居家上班,「我哪裡也不敢去,吃到家裡完全沒有存糧才去超市採購,採購回來還堆在門口一陣子才敢拿進屋內,深怕外面病毒侵襲。」張惠君說,現在想想這些舉措有些荒謬,但卻是疫情初起時不得不的舉措。

張惠君回憶當時展演場館關閉,百老匯熄燈,整個紐約像是被按下OFF鍵,「但紐文中心30年來最主要工作,就是讓台灣藝術家來到國外被看見。」張惠君說,但遇到疫情,一年半的時間都「沒人來」,「我和同仁互相打氣,Show must go on,我們不能關門,必須找到新日常,創造我們的價值。」

疫情一年半,紐文中心持續找尋破口,不讓文化外交停頓。張惠君回憶,當時大都會博物館邀請藝術家李明維作品「如實曲徑」,紐文中心加入並邀請台灣舞者劉奕伶加入。演後紐文中心邀請台灣包括李玉玲、簡文彬等與大都會博物館方人員及藝術家們線上同框討論,持續交流。

紐文中心也讓影展轉線上,觀看人數翻倍,當時包括導演辛奇台語片影展系列線上播映,創造數千觀看人次,這是實體活動達不到的效益。

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成立30週年,也是台灣「文化外交」30年,因為疫情無法實體慶祝,中心拍攝「回訪台美老朋友」計畫,回顧政策,訪談藝術家反饋,維繫歷年合作夥伴,邀請多媒體藝術家周東彥拍攝影片,透過訪談重新找回30年來合作夥伴,成為下一個30年的新起點。

「只能說,人生沒有無用的經歷。」張惠君表示到今年年底公務生涯滿26年,中間歷經16年行政院新聞局和10年文化部,從收集新聞輿情與國內外記者聯繫開始做起,到接觸視覺及表演藝術等專業領域,「現在的工作等於是將過去的累積透過文化外交,向外展示台灣藝術家的信念與價值觀。」

過去因為結婚生子,張惠君多次錯過駐外機會,但也因為在國內服務,有機會做首長幕僚等,這些歷練讓她很習慣跨領域、跨專業溝通協調,習慣做政策制定和整合策略研究分析,這都成為張惠君的工作基因。

朱宗慶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在他過去擔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時,張惠君是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她很有耐心為團隊解決問題,一次次開會溝通,找到方法與法源,讓事情得以運作。」

張惠君觀察,全球疫情趨於常態化後,雲門巡演、蔡明亮影展講座重新啟動、朱團重返打擊樂年會做專場音樂會等等,這些都證明,國際交流展演不是有錢就能出國登台,重點是團隊水準受到肯定,邀請或合作機構有專業及誠意,「我跟朱老師說,有真愛的才會等2年。」

張惠君表示,從雲門、朱團、導演蔡明亮、藝術家林明弘、小說家陳思宏這些都是台灣最值得驕傲的名牌,「我很榮幸為他們工作,看到粉絲們毫不保留喜愛台灣藝術家,我們都覺得與有榮焉。」

張惠君期待未來紐文中心要有能力扮演藝術團隊、合作機構與文化部三方的協調角色,持續推升台灣文化品牌的能見度,「這是紐文中心永遠的使命。」(編輯:陳政偉)111111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