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離岸風電國產化 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環差案過關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8日電)為助離岸風電供應鏈國產化,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提環差案,增設電纜製造業,今天於環評大會審查;經開發單位承諾營運期間使用減輕空污排放的運輸車輛占比達一半以上,本案通過大會審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召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433次會議,審查「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第二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

開發單位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為達能源自主化,民國114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達20%,並推動離岸風電發展,促進供應鏈國產化,本區新增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主要業別為電纜製造(含海纜及陸纜)。

港務公司說明,洲際貨櫃中心位於高雄港第2港口外海南側,未來本計畫區作為能源(含風電設備組裝)、礦產、油類、石化原料卸儲中心及其他港務經營有關產業(如倉儲、物流、組裝與貨櫃運送等);由於腹地緊鄰港口,碼頭水深10公尺以上,因此適合離岸風電電纜製造業。

環委今天表示,廠區未來將引進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希望針對預計進駐區域在施工前執行1次陸域生態調查。

另外環委也再次提醒,針對夜間運輸車輛擬訂短、中、長期減量規劃,降低噪音對運輸路線居民影響,並對主要車行路徑使用瀝青或瀝青混凝土鋪面,以減輕揚塵逸散。

為減輕空污,開發單位也承諾施工期間運輸車輛至少35%使用五期以上排放標準車輛,環委則進一步要求營運階段的運輸車輛,應使用最新兩期別排放標準車輛或電動車輛達整體運輸車輛1/2以上;經開發單位承諾遵照辦理,本案建議通過大會審查。(編輯:陳仁華)111122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