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4日電)今天是兒童節,但國內卻有一群年紀不到18歲的孩子,肩負起兒少照顧者重擔,需要照顧身心失能的父母或家人,被迫提早長大,家總呼籲主管單位推動友善照顧校園,提供支持服務。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快樂成長是每個孩子都享有的基本人權,但卻有一群孩子因家人身心失能或長輩失親職等緣故,成為主要照顧者或協助性質的次要照顧者,犧牲睡眠、休息、遊戲、課業投入或社團參與時間,承擔與他們年齡不符的照顧責任。
衛福部次長李麗芬表示,小孩必須身兼家庭照顧者角色的家庭,通常都符合社安網的脆弱家庭定義,近期已安排各縣市社福中心了解服務對象是否有兒少照顧者,同時呼籲村里長協力通報社會局,希望提供長照服務,如家裡有就業人口也會媒合就業,維持家庭功能,讓兒少安心求學。
陳景寧指出,透過兒童及少年生活調查等官方資料,都沒有提到與18歲以下兒少照顧者有關數據,年長者主要照顧者統計也非常粗略僅有40歲以下,「但這樣的孩子其實就在你我身邊,他們不敢放手、對未來沒有希望感,更怕求助後家庭會被拆散」。
家總曾接觸過一名個案,這名國中生的媽媽是腦癌患者,過去由爸爸擔任主要照顧者,但爸爸在前一年中風過世,雖然校方有介入,但老師僅提醒不要因照顧而錯過學習黃金期,卻沒人幫這個孩子做好悲傷的準備,面臨即將而來的告別,對孩子而言,「學習」不是此時此刻最關鍵的事。
陳景寧表示,校園是給予兒少照顧者支持的第一線,但至今缺乏相關調查報告,據英國諾丁漢大學推估,約20%在學生正在承擔照顧責任,英國採取支持行動,如給予兒少照顧者明確的福利身分類別,發展適切評估與處遇對策,敦促學校扮演發現兒少照顧者與提供服務的積極角色。
陳景寧呼籲,推動「友善照顧校園」,完成台灣兒少照顧者的需求調查,建立兒少照顧者負荷評估量表,並提供適切的支持服務,如衛福部與教育部合作,加速連結長照2.0或支持家庭的資源;再者是制定正確認知兒少照顧者問題的教材,辦理師生培力課程。(編輯:張雅淨)112040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