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議題融入課綱 學者:教再多也難敵社會影響

中央社

校園反歧視路漫漫3(中央社記者陳至中、許秩維台北3日電)學生歧視言論頻頻登上媒體版面,教育部已將人權、性平、多元文化等議題融入108課綱,並推動審議式民主加強實作經驗。不過學者認為,學校教得再多,也難敵日常社會的影響。

從台中一中的「烯環鈉」到台大的「火冒4.05丈」,青年世代的言論屢屢踩到歧視紅線,教育體系成為眾矢之的,往往指責:「台灣的教育怎麼了」。

事實上,教育部已將人權、性別平等、多元文化等議題,都列入12年國教課綱中,要求各校在設計課程時適時融入。大專也推動「人權及公民教育促進方案」,定期統計開課數和追蹤列管。

除了課程外,教育部也推動「審議式民主」,鼓勵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進而在實際操作中,培養理性思辨的能力。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12年國教課綱推動後,教學現場確實有比以往更重視人權、性平等相關議題。例如社會科將近期發生的時事融入,在課堂上讓師生討論;國文科的古今選文,也有很多適合結合族群平等、反歧視相關議題。

侯俊良呼籲社會各界,不要因為幾個極端的個案,就否定整個教育體系和課綱的努力。但他也認為,最近發生的事件是很好的「機會教育」,很多時候是學生幽默用錯了地方,沒有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

侯俊良表示,自媒體發達的當下,「媒體識讀」變得非常重要,不只是要能辨別假訊息,學生也要瞭解媒體的議題設定,不要太輕易被媒體帶著走,並要學習多方接收、比較資訊來源,避免一直處於「同溫層」之中,進而在適當的引導下,思辨和澄清自身價值觀。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陳宜倩表示,明星學校學生說出歧視的言論,民眾常指責教育沒做好,但其實這些話語,在許多政治人物身上也曾發生過。學子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即使每學期都有上相關課程,也難敵日常社會的影響。

陳宜倩說,當政治人物說錯話,道個歉就沒事了,又怎能要求學生對這些議題具備高敏感度且不犯錯。爭議事件背後其實是共犯結構,社會應一起檢討和反省。除了學校要教,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也很重要,民眾也應加強對多元文化議題的敏感度,當自己處於優勢地位時,更要懂得尊重和包容,不去歧視弱勢族群。

陳宜倩以原住民族升學優待為例,學校很少說明原住民過去遭受多少系統性歧視等,政府因此才提供補償措施。在這樣的情形下,一般學生自然難以理解為何原住民可以加分。另外,包括轉型正義、性別等議題,也往往欠缺良好的說明解釋,間接導致偏見和歧視的產生。

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以文字回應中央社指出,依聯合國國際人權公約,鼓勵學生有發表自由及意見不受干預的權利,但同時也反對鼓吹民族、種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張。學校會根據各項指標,定時檢核校園人權環境,透過教學活動讓師生瞭解普世價值,進而養成尊重、包容等良好德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充,已於5月3日發函各級學校,重申禁止一切形式種族歧視,並要求各級學校依行政院109年5月8日核定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推動計畫」舉辦講習會和宣導,傳遞尊重多元族群文化理念。(編輯:管中維)112060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