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新北20日電)台灣地圖出版權威上河文化出版社,旗下地圖產品陪伴山友翻山越嶺20餘載,卻終於不敵網路地圖當道,將於7月吹熄燈號,許多山友、讀者都感到惋惜。
上河文化創辦人連鋒宗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出版社全盛時期員工有20人,他自己一天到晚在外面調查,全台灣走透透,還有讀者小孩因為看了這些精細的地圖,決定走交通企劃這條路,許多讀者對這些地圖都有深厚感情,但結束營業實在不得已,他心中也很不捨。
連鋒宗1961年生於苗栗,就讀中原大學時參加登山社開始迷上畫地圖,第1份工作即加入地圖出版社「戶外生活」從事手工雕圖工作,與另外5位雕圖師共同完成「休閒旅遊地圖」,每套新台幣3300元,總共賣了10萬冊,當時正是國內旅遊市場形成的開始。
看準國內旅遊需求,連鋒宗於1999年成立上河文化公司,全部以電腦作業方式繪製地圖,雖然公司成立不到3天就碰到921地震,但連鋒宗工作團隊並未受到影響,精準的調查工作及電腦測繪技術馬上贏得口碑,套書起印3000本,經常2年便再版,相當受歡迎。
連鋒宗表示,出版社成立以來面臨多次挑戰,尤其是GIS系統、Google Map的影響,更是硬碰硬的仗,但他從來不威懼挑戰,除了開發GPS導航系統,一度成為GARMIN車用衛星導衛內容的主要提供者,2017年還曾開發手機APP;不過佔全公司營業額主力還是圖書,大概從2020年開始就完全賣不動了,讓他備感壓力,不得不向網路高科技低頭。
連鋒宗說,做地圖這行最大挑戰不是翻山越嶺,也不是跟一堆線條奮戰,而是校對,「地理學家說,校對地圖如掃落葉,永遠掃不完」,經常發現怎麼才調查回來的圖,馬上又有新民宿、新景點出現,「我幾乎台灣每一家民宿都知道,很少會漏掉,後來實在是跟不上了,露營區也是,後來只能被迫挑有名的」。
連鋒宗說,他開地圖出版社是有使命的,就像辦一所地理大學,教大家認識台灣,「我做地圖就是要看見台灣、認識台灣,這個初衷就很重要,這也是這20年來支撐這家出版社最大的力量」;連鋒宗說,只要想到台灣每年有4萬種書出版,就覺得台灣真是厲害,而且充滿「生物多樣性」,他也希望地圖出版能找到存活下來的理由及方法。
喜愛戶外、熱衷台灣山林的連鋒宗,即使心中掛心著出版社未來,他依然每天一早起來「賞鳥」,在他居住的新竹關西鄉山區,持續他的「游隼」調查工作,如今已持續第8年,也許下次再看到他滿頭白髮、笑聲爽朗出現在人群之中,會是在一場鳥類攝影展或新書發表會上。(編輯:陳仁華)1120620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