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3日電)高雄陽明國中學生因去年台東發生規模5.2級以上地震,想要著手研究建築物招牌、瓦斯管等安全性,發現招牌配重及建物交接處影響管線安全等問題,作品勇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獎。
陽明國中學生李佳欣、林婕瀅、王璿宇、吳柏廷等4人,去年在台東池上地震時,透過新聞報導看到有些建築物雖然沒有發生倒塌毀損,但建築物外牆的招牌、瓦斯管、水管等管線卻在地震發生時發生掉落、錯動,引發2次災害。
4名同學以「探討地震對房屋非結構物穩定性的影響」為主題參與比賽,探討招牌、隔間牆、管線等建築物非結構物的設置方式是否具有安全穩定性。
高雄市教育局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在研究過程中,學生觀察不同建築物招牌、隔間牆及管線的設置方式,並盡量使用回收的紙箱板、塑膠板、吸管等器材進行實驗,希望能減少因為實驗所製造的廢棄物。
研究結果發現,建築物外不同類型廣告招牌的重量與配重都必須分別審慎評估,並以較多的支架支撐;隔間牆厚度、高度及固定方式會影響隔間牆穩定性。
此外,建築物的交接處形式也會影線響管線的安全,當水管、電線、網路線需要跨越不同棟的建築物時,要盡量在低樓層的位置跨越,且管線直接穿過2棟平行建築物架設,比固定於轉角處架設的穩定性更高。
學生研究作品參賽今年「2023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勇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獎。另外陽明國中老師翁郁凰、侯依伶以理化與地球科學科的跨科課程「光影隨形」,參加教師組的教案比賽,也獲得第3名佳績。
「光影隨形」課程設計跨科結合國中理化與地球科學課程中的光影知識,讓學生藉由自然界對光影的觀察,統整色光成因、光線的方向對季節變化影響,運用光影變化,展現出各種創意的變化與想像。(編輯:黃世雅)1120623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