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米年 種苗場攜手民間繁殖保存93品系

國際小米年  種苗場攜手民間繁殖保存93品系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6日電)小米可在乾旱的嚴苛環境下生長,攸關糧食安全,聯合國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推動原鄉部落作物永續利用的種苗場統計,近3年與慈心有機農業基金會成功繁殖保存93個品系。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與布農族卡里布安村攜手重振小米栽種,在台北植物園舉辦展覽,秀出多種台灣小米及現地栽植5種,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也在原鄉小米經濟種原保存上展現成果。

種苗場指出,近年原鄉產業、學術單位與農研機構共同發起保存小米種原與重振原住民小米文化系列行動;2021年至2022年期間,慈心有機農業基金會自花蓮、台東、屏東等原鄉部落收集125個小米品系,並將小米種子交給種苗場進行後續作業。

種苗場說明,接手小米種子後,執行種子品質檢查、種原保存體系、病蟲害防治及種子調製,並共享資源,在種苗場異地保存與倉儲寄倉,同時提供部落專業留種的技術,建構完善的經濟種原分享機制,目前已成功培育出93個小米品系,調查、確立這些品系的重要農藝特性。

種苗場說,為了讓原鄉小米文化得以永續傳承發展,5月間,再攜手慈心有機農業基金會邀請原鄉部落族人觀摩種苗場生產的小米種子,後續80%的小米種子將回歸部落,由部落族人帶回種植;另外,20%小米種子易地保存在種苗場的專業倉儲理,會在部落需要時回歸部落。

氣候變遷下,全球糧食安全成為國際關注焦點,種苗場引述聯合國的分析補充,小米能夠在乾旱的嚴苛環境下生長,當其他穀物收成不佳時,小米可成為當地的主要糧食,也是重建糧食供應系統的關鍵作物之一,聯合國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不過小米的栽培多被其他作物取代,即使在原住民部落中,也在消失中。(編輯:管中維)11207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