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體重狂掉10公斤 腸黏膜受損營養吸收打折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46歲翁女士日前體重突然狂掉10公斤,暴瘦又腸胃不適的她緊急就醫檢查,腸胃功能醫學檢查後,發現主因是腸黏膜受損,能吸收養分表面積銳減,營養吸收能力打折、體重快速下降。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近日透過新聞稿介紹腸道黏膜對身體的重要性。他說明,腸胃健康的狀態下,腸道黏膜可有效率吸收食物營養素,也是身體重要屏障,避免有害物質從腸道縫隙滲透到血液,但當腸黏膜受傷,不只大大影響體內營養吸收效率,屏障功能也會受影響。

人體消化系統分為上下消化道,食物進入體內後會先經過由食道、胃、十二指腸組成的上消化道,充分絞碎與胰臟酵素混合,到下消化道被小腸和大腸有效率吸收,將腸黏膜放大,會看到很多指狀突起,又稱腸絨毛。絨毛由一層半滲透細胞薄膜組成,若身體機能正常,約5至7天會全部換新。

蘇聖傑表示,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到不少有害因子,包含環境毒素,如塑化劑、防腐劑、色素或動物肉施打的促進生長荷爾蒙,還有酒精、壓力等因子,造成腸黏膜被破壞,甚至導致更新能力出問題,可能進一步形成各種腸胃道問題。

蘇聖傑說,大小腸黏膜受損症狀不同,小腸黏膜受損會導致體重下降,大腸黏膜受損會脹氣、排便變化;若未消化完的大分子食物、細菌、毒性物質從腸壁細胞縫隙闖入體內、滲透到血管中,將形成「腸漏症」,不只可能造成慢性發炎,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健康。

蘇聖傑表示,若想完整評估腸道健康與否,大腸鏡與功能醫學檢測都很重要,一旦檢查出狀況也可從生活習慣改變著手。以翁女士為例,透過進行無麩飲食,同步攝取修復腸道黏膜的營養品,如益生質、益生菌,2至3個月後,體重開始增加,脹氣及胃食道逆流狀況也相繼改善。

蘇聖傑強調,修復腸道黏膜很重要,當腸道不再發生「腸漏」的問題,才能抵禦有害物質的侵襲,有效吸收營養素。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維持穩定的腸道健康狀態,平時盡量不要吃過度加工食品、每天三餐必須營養均衡,也應學習適度排解壓力。(編輯:張雅淨)11208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