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諾貝爾獎得主天野浩到台大演講 聆聽者擠滿教室

日諾貝爾獎得主天野浩到台大演講 聆聽者擠滿教室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日電)台灣大學邀請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天野浩(Hiroshi Amano)來台演講,吸引600多人聆聽,不僅把教室擠滿,階梯坐滿人,學校因此另闢直播教室,容納無法進場的師生。

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因開發出藍色發光二極體(藍光LED),與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赤崎勇(Isamu Akasaki)、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 (Shuji Nakamura)一同於2014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台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椰林講座」昨天(1日)邀請天野浩分享藍光LED的研發過程,他將成功歸功於指導教授赤崎勇的堅持。當初為不受制於美國公司專利,當眾人聚焦於硒化鋅藍光發光二極體技術時,赤崎勇仍堅持繼續發展氮化鎵藍光發光二極體。

天野浩提到,他在中學時期對物理並不感興趣,當時的自己不知為何而讀。大一受到教授啟發下,萌生「讀書的意義在於造福人群」的信念,使他開始熱愛所學。大四時,他選擇氮化鎵藍光發光二極體作為畢業研究主題,因此與藍光發光二極體結下不解之緣。

天野浩堅信如果能成功開發藍光發光二極體,就能實現平面顯示器並改變這個世界,大四到碩二近乎3年的時間,仍未能成功獲得高品質氮化鎵,但研究歷程卻是相當愉悅與有趣的,因為他和同學自行架設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設備,並靠自己思考與研究。

在天野浩的碩士班末期,他因急著完成實驗,在低溫下沉積氮化鋁緩衝層,意外使得接續成長的氮化鎵擁有極佳的品質。這樣的結果讓努力多年的他,感動到無以言喻。

後續在名古屋大學獎學金資助下,天野浩在博士班以開發P型氮化鎵為目標,雖未能如期達成,但在後續擔任研究助理期間,成功以鎂摻雜開發P型氮化鎵,進而實現氮化鎵藍光發光二極體。

天野浩從自身經驗,體會到「展望未來」、「熱情」、 「堅持」是研究人員最重要的特質,期許年輕學子也能透過親身體驗,找尋到這些特質。「現在輪到你們上場了!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

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天野浩長期投入技術研發,即使研究資源沒有像西歐國家或美國的大學豐沛,卻仍認真不懈並勇於嘗試,接受挑戰且不怕失敗,終究獲得世界最高學術獎項的肯定,他的研究精神與態度,值得台大所有師生學習。(編輯:李亨山)11209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