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環委簡連貴卸任 盼環評精進尊重不同聲音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6日電)連續擔任2屆環委的海大教授簡連貴表示,任期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案件就是中油三接及四接這2案,也坦言擔任環委壓力滿大的;期待未來環評作業能持續精進、尊重不同的聲音。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現為環境部)第14屆環評委員任期至今年7月底已告一段落。接連擔任第13、14屆環委的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教授簡連貴卸任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這段期間非常開心,能與其他老師一同擔任環評委員,從不同的委員的領域裡學習很多。

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織規程」,專家學者委員,續聘得連任1次,因此已連任過的簡連貴確定無法繼續擔任第15屆環委。

回顧過去2屆(約4年)的環委歷程,簡連貴表示,很幸運地接觸到中油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台電「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 (四接)環評案,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三接當年經過公投,而從四接的案子看得出來,台灣非常尊重不同成員的聲音和意見表達。

由於在四接審查時曾發生民眾闖入中斷程序、環委突換會議室開會等事件,而四接的主席正是簡連貴。他對於四接環評審查未能完善仍感到「有一點可惜」,他說,過程中委員所關心的課題、和民眾所關心的已慢慢聚焦,期盼在國家的能源政策、港口經營、海域生態達到平衡;雖然有點遺憾,但透過大家的努力,後續接手的人也能充份掌握,這個開發案重要的課題,相信很快可以有結果。

簡連貴自評過去擔任這幾屆環委以來,學習到的就是環境成本不應該被犧牲;在他擔任主席時,不輕易使用會議主席的警察權,但他認為,若少數人用議事的杯葛、延遲,達到想要的目的,這是很不民主的;關心環境的永續發展,是要尊重不同的聲音,而不只是單一言論。

簡連貴坦言擔任環委「壓力真的滿大的」,但如果回歸到委員的角色、客觀、針對個案,去了解對環境的衝擊,從科學數據來進行研判,本身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環保署也給委員足夠的空間,去做獨立的判斷,這是值得肯定的;也希望環評作業還能持續精進,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簡連貴認為,未來民眾參與部分還是可以加強,透過更多元的參與機制,如何與在地連結,讓相關的人能夠參與、一同努力。(編輯:李亨山)112090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