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5日電)國家環境研究院今天表示,正在建立「爐碴指紋資料庫」,最快可以明年底前可以完成全國鋼鐵冶煉的爐碴資料,未來若發生爐碴棄置事件,將可更快速縮小範圍、追溯源頭。
國環院舉辦「解鎖環境鑑識技術」記者會,指出正依爐碴金屬含量特徵及結晶差異建置「爐碴指紋資料庫」,可區分鑑別不同製程產生的爐碴廢棄物。
國環院代理院長張順欽表示,希望透過資料庫,未來若發生爐碴棄置的事件,能夠找到單一業者最好,或是能限縮追蹤的範圍,逐步找到源頭,也能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
張順欽說明,所謂的爐碴粗略可以區分為氧化碴及還原碴,爐碴組成元素與業者製程、工廠器材有直接關係;為了建置資料庫,已陸續了解國內30餘家鋼鐵冶煉業者的製程,並請業者提供製程廢棄物協助分析,目前已建置16家,預計明年底完成指紋資料庫建置。
張順欽解釋,爐碴的重金屬含量高,隨意傾倒會污染土壤及地下水,若鄰近灌溉渠道則可能順著水流影響農作物及下游生態,如果吃下受污染食物,會影響人體健康。
除了建立爐碴資料庫外,張順欽指出,目前已透過X射線螢光光譜儀(XRF)來鑑定貴金屬組成與含量,在大規模污染的地區可以快速執行檢測,在追查污染源頭時,能大幅減少時間及成本。(編輯:管中維)112100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