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課動起來 師生用萬顆樂高積木復刻百年寺廟

讓歷史課動起來 師生用萬顆樂高積木復刻百年寺廟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7日電)萬芳高中歷史教師黃小萍設計教學模組,讓呆板的課程變成會動的建築歷史課,帶領學生募集1萬多顆樂高積木,拼出台北市市定古蹟百年集應廟,被納入宗教文物展覽館收藏。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獲選為教育家人物典範的萬芳高中歷史教師黃小萍,是112年師鐸獎得主,原本打算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建築學位的她,卻因家中變故而中止,走入教職後,她仍持續進修,強化自己的學識。

某次參加建築史與文化資產研究工作者凌宗魁的工作坊,讓黃小萍深受啟發,也因此誕生積木建築的歷史課。

她帶著學生舉辦公益活動,用互換、交換的方式,募集到1萬多顆二手樂高積木,再讓學生把一步一步踏查的歷史建築,轉化成樂高積木拼築的模型,花費2年復刻出台北市市定古蹟百年集應廟,並把成品捐給廟方,並被納入集應廟宗教文物展覽館收藏。

「人們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黃小萍有感於大家沒有深入發現台灣建築的美感,因此希望把書本上的歷史教材立體化,拉出台灣歷史興衰的發展史,讓孩子在看到歷史建築時,能從台灣的歷史發展軸線中找到相應的位置,看見旅人口中傳誦的台灣建築之美。

黃小萍認為,應該從永續的角度來看待文化資產的保存,找到自己從何而來,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有這樣的認知,能保護好自己的家鄉,相信百年以後,處處都是文化資產。(編輯:陳政偉)11211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