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館聯展登場 細說八尺門前世今生

原文館聯展登場  細說八尺門前世今生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8日電)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熱播,基隆原住民文化會館爬梳「八尺門」地名前世今生,原來是因一條航道得名,並細數原民化身「野菜人」的採集智慧,現於「當代轉.生」北區六所原文館聯展展出。

「當代轉.生-北區原文館聯合策展行動」聯展開幕記者會今天舉行,該聯展由國立台灣博物館聯合北部6間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促成,包含基隆原住民文化會館、台北市凱達格蘭文化館、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宜蘭縣大同鄉泰雅生活館及宜蘭縣南澳鄉泰雅文化館。

國際博物館協會典藏委員會(ICOM COMCOL)2023台灣年會10月落幕,台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年會中探討重要議題包含有形文物外的隱形物件,還要將文物連結到人與土地,台博館擁有逾7000件原民文物典藏,研究人物歷來投入相當多心力,近年也邀請原住民耆老、原住民族委員會加入檢視文物的過程。

洪世佑今天與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主任曾智勇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藉由雙方平等分享、共享對話與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文化資產的保存、記錄與推廣。洪世佑說,希望交流更密切之餘,能為無形文化資產盡更大心力。

此次聯展源自文化部自2021年啟動的「原住民族文化館協力輔導發展-國立博物館專業協力計畫」,在台博館與專業師資團隊的工作坊訓練中,6間原文館專員及策展員互助合作,完成6座「微型創意展櫃」,反映不同原文館關注主題。

例如為傳達都會阿美族人對自然環境的省思,基隆原住民文化會館透過物件展示,分享八尺門(Kihao)部落打造的野菜園,並介紹「八尺門」命名原來是因一條寬8公尺、供漁船出入的航道而來,阿美族人在1960年代左右開始在八尺門搭建住屋,才逐漸形成聚落,族人稱聚落為「奇浩部落」(Kihao)。

在八尺門的日常中,阿美族人會採集野外植物,並移到住家附近空地上耕作,展間也展出神仙草、鳥不踏、麵包果、車輪苦瓜等野外植物模型,介紹阿美族人如何在代代傳承智慧中成為「野菜人」。

「當代轉.生-北區原文館聯合策展行動」聯展即日起於台博館南門館小白宮展出至22日,聯展結束後,各館的微型創意展櫃也將移回各館內持續展出。(編輯:李亨山)11211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