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林業生態保育20年 下一步接軌國際保育地

社區林業生態保育20年  下一步接軌國際保育地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4日電)林業保育署及屏科大今天攜手發布林業20週年影片「從林開始」、專書「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知與行20年」,記錄推動林下經濟、生物多樣性等變化,下一步接軌國際保育地。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攜手國際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舉辦「社區林業20週年專書暨影片發表會」,以專書記錄32個標竿案例、用影像錄下21個具備社區林業代表性的部落、社區,歷經20年來推動社區工作所產生的變化。

關於專書「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知與行20年」,由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經典雜誌副總編輯潘美玲共同撰寫,共採訪32個社區,以「林下經濟三部曲」、「生態旅遊」、「生物多樣性保育(深耕里山夢田)」3個篇章呈現部落、社區的改變故事。

陳美惠說,1996年是推動社區營造的關鍵時間,她也曾經身歷其境,看過很多部落在相關政策溝通會場對相關措施、推動單位的不信任,但是生物多樣性需要社區參與,之後步入社區林業的里山整合性推動。

她指出,2017年林業自然保育署並與屏科大合作,設置屏科大社區林業中心,深化林下經濟等永續計畫的推動。她強調:「台灣走過大開發、大破壞,已經走過黑暗的幽谷,不能再陷進去,要走出嶄新的道路。」

林業保育署長林華慶說,社區林業的推展累計執行3371件計畫,化解部落原本的不信任,推動林下經濟的部落有了自己的合作社,因為產出獲市場肯定的產品,營收增加、合作社有公積金,讓部落的人生病就醫、就學等有了財源,因而更珍惜自己的金雞母「林下經濟」,同時恢復了中斷已久的成年禮等文化慣習。

他並說,國際正在推廣有效保育地(OECM),即非法定,但是是有效的保育地,估計推動3371件計畫的部落、社區,約有5成以上未來可成為OECM的一員,跟國際永續接軌,相關認證指標已跟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交流,預計明年下半年推出。

除了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前院長林曜松回憶台灣社區林業的祖師爺,為36年前打造的新港社區,2002年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正式提出推動生態旅遊。

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陳錦煌說,「要做社區營造,沒經歷過921大地震、八八風災的歷練,很難」;過去前總統李登輝欲推動社區營造,開啟了當年的文建會等機關展開相關政策推動,林務局(林業保育署前身)算是最晚推動,反而比其他部會做得深入。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補充,1990年代自然資源的協同經營模式在國際間興起,以社區為基礎的保育思維逐漸成為趨勢,例如以推動保育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旅遊經營森林,提供周邊社區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編輯:李亨山)1121114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