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韡函任密蘇里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小地方大學習

林韡函任密蘇里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小地方大學習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8日電)台灣指揮林韡函上任美國密蘇里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一年,樂團不大,而且很「地方」,但林韡函學習很多除了指揮以外的事物,包括規劃藝術願景,如何讓團員有凝聚力,不守舊而能持續創新。

應母校師大音樂系之邀,林韡函返國客席指揮師大音樂系交響樂團「秋之詠嘆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交響樂團2023年秋季公演」音樂會,今晚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林韡函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作音樂的人,一定有很多想說的話,透過音樂表達,「站上指揮台,就要相信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林韡函說,當指揮就是要有準備有自信,「也要認知我不能也不會代表全世界,我就是作我擅長的,有意義的,把它做到好。觀眾買票來就是要聽你的東西,不管喜不喜歡,我們就是善盡自己的責任。」

既然以州為名的樂團,林韡函在規畫節目上,希望樂團可以名符相符,他也尋找在當地出生發展的音樂家,找到他的樂曲作演奏,讓樂團的人與聽眾都有認同感。林韡函找到了作曲家卡爾‧布希(Carl Busch)與音樂,結果效果很好,觀眾也覺得很驕傲,「既然我們是密蘇里交響樂團,樂團也要能榮耀這名字。」

安排曲目上,林韡函將音樂會串聯故事,讓聽眾欣賞音樂之餘也能有所啟發。像去年的開季音樂會,林韡函就邀請台灣旅美作曲家張菁珊委託創作,「我希望有一首曲子可以代表美國精神,代表來自台灣的我,也能代表這一群在地的音樂家跟土地。」

結果張菁珊創作了Fanfare CoMo,大獲好評。林韡函表示樂曲採用當地的19世紀盲眼黑人鋼琴家跟作曲家約翰威廉斯布恩( John William Boone)的旋律所啟發,以好萊塢風格創作,「這是一首既當地又能代表亞裔美國人的作品,樂曲有著電影配樂風格,電影正是美國精神的象徵,明年還會在美國國慶音樂上演出。」

在演出形式上林韡函也有所創新,他借古典名曲「展覽會之畫」的靈感,搖身一變取了「展覽會之播放清單(Playlist at an Exhibition: A Promenade Concert)」,他就在當地的博物館舉行音樂會,樂迷可以走進交響樂團聽音樂,「很多美國小鎮會非常保守,但是密蘇里州這邊相對開放,結果樂迷很喜歡。」

除了密蘇里交響樂團之外,林韡函也身兼科羅拉多交響樂團助理指揮,希望都能有所學習安排,「我很幸運同時有這兩個位置,音樂總監可以看見音樂以外不一樣的行政視角,助理指揮甚麼都要忙,光是各種教育型等音樂會每年就有40多場,也可以學習大樂團的工作模式。」

林韡函說,其實美國是全世界除了德國之外,交響樂團最多的地方,相較之下機會也多。林韡函說他考團經驗很豐富,「信箱中收到拒絕信也是天天都發生的事情,但就是每一個過程都要有所收穫,自己要踏實準備。」(編輯:李亨山)112112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