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職棒球員張誌家驟逝 醫提醒運動時後腦杓痛注意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日電)具台日職棒資歷的退役張誌家過世,享年43歲,家屬透露張誌家曾有頭痛症狀、血壓有點高。醫師提醒,若運動時耳下後腦杓處到下顎處範圍會不舒服,休息後就改善,就要小心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導致。

張誌家家屬對媒體表示,去年10月,張誌家曾有頭痛症狀,尤其曬太陽時頭更會痛,但就醫檢查身體沒有大狀況,只說血壓有點高,後來他就前往中國從事教學。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表示,心血管問題影響範圍遠超過心臟位置,從後腦杓耳朵下面到下顎範圍,或左上臂內側到右胸口中間,及背後左肩胛骨處,這個範圍若出力、活動時會悶、痛或不舒服,「就是覺得怪」,且休息後就改善,就要注意恐是心臟血管狹窄引起。

「不是只有在心臟部位發生刺痛才是警示症狀」,王宗道提醒,若已出現上述相關症狀,靠一般的心電圖、X光片仍會看不出異常狀況;至少要做運動心電圖,也才7成準確率,若期望準確率達100%,則需要自費做電腦斷層。

「運動員不會免疫於心血管疾病」,王宗道指出,運動員雖然有規律運動,但過了40歲,或有抽菸、喝酒習慣,仍有較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是要注意血壓、血糖、膽固醇等數值,也要注意基礎心電圖、X光片是否有異常,以免罹患心血管疾病而不自知;並建議不要抽菸、減重,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民眾如何得知自己有緊急狀況,王宗道說,如果感到悶、冒冷汗、透不過氣,休息3到5分鐘都沒有改善,就要趕快到急診就醫;用力咳嗽也有機會讓自己稍微好一點點,但效果有限。但若是突發性猝死,可能在10秒鐘內發生,僅能靠旁人使用AED(自動體外去顫器)救命。(編輯:陳政偉)11301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