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8日電)農業部種苗場今天表示,在「香菇的故鄉」台中市新社區完成菇蕈生產轉型循環農業,試辦第一年回收使用2560公噸剩餘資材、減少1公噸二氧化碳排放,將推廣使用,促進2050淨零排放。
農業部種苗繁殖改良場發布資訊指出,已在「香菇的故鄉」台中市新社區成功推展循環利用生產模式,第一年試辦回收使用2560公噸剩餘資材、減少1公噸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將建立商轉模式,推廣其他產區使用。
種苗場說明,新社區是全台最重要的太空包杏鮑菇、香菇產區,年產量達2700公噸,占全國總產量一半以上;經由整合菇蕈栽培、太空包回收及作物生產,轉型成為循環利用生產模式,其中立案合格回收場回收使用過的菇蕈太空包,其中的香菇木屑富含有機質,可重新利用。
另外,種苗場也推動其他低碳永續循環措施,包含從每年執行40公頃玉米採種,以供應國內種植需求之外,同時產出玉米穗軸,作為菇蕈栽培的填充介質使用,可減少作為填充介質使用的樹木砍伐及料源進口。
種苗場還說,也將菇包混拌禽畜糞便複合肥料,用以替代慣行肥料,可藉此擴大農業剩餘資材的再利用;以及可將香菇木屑單獨造粒,或是跟果樹修剪枝條及玉米粉塵渣粕混合壓製成生質燃燒粒使用,而這類生質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與植物生長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達成平衡,被視為零排放。
為讓地球永續,全國205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而發展循環農業、2040年增匯10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是農業部的重要對策。(編輯:陳清芳)11301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