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案再增1例累計31例 21日吃炒粿條後腹瀉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31日電)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衛福部統計到今天傍晚,再增1人,21日吃炒粿條後腹瀉,累計31例。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說,明天將討論饒河店個案,若確定與信義店無關,就會自列表移除。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衛福部今天下午公布,截至傍晚5時30分,累計通報31人,其中2人死亡、5人住加護病房、3人住一般病房、21人返家休養。新增1例通報個案,為21日曾至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食用炒粿條,後續出現腹瀉、噁心症狀,到醫院就醫後已返家休息。

衛生福利部次長王必勝稍早表示,曾到饒河店用餐者(案23、27)檢驗米酵菌酸陰性,信義店部分則再增加4名輕症者(案9、13、24、25)檢驗陽性,信義店累計已12人(包含2名死者、6名住院患者)驗出米酵菌酸,大致可排除饒河店、信義店兩案的相關性。

目前還有9名輕症患者仍在檢驗中,王必勝說,因今天為假日,尚無法確認檢驗結果何時出爐,不過目前態勢已相當明顯,有在信義店用餐、產生症狀者,不論有無住院,都有驗出米酵菌酸,饒河店則沒有;因此明天會再進一步討論,若確定饒河店個案與此案不相關,就會自個案列表移除。

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的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今天指出,東南亞料理喜歡添加醬料,椰製品更是常見,且椰渣含大量脂肪,易造成唐菖蒲伯克氏菌滋生,可能產生米酵菌酸,更有個案反映醬料有苦味,呼籲中央採檢醬料。

王必勝說,先前稽查已盡可能蒐集現場食材,包含醬油、辣椒粉等共35樣,正持續檢驗中。目前從疫調來看,有症狀患者都是吃炒粿條,吃炒飯、炒麵則無狀況,但醬料多是共通性食材,粿條則與其他料理沒有重複;非常謝謝各方專家給予建議,將請檢方詢問廚師,哪些是炒粿條專門會放的食材,以利進一步確認。

目前檢驗是使用彰基所提供的既有米酵菌酸標準品,相關檢驗單位則已採購新的標準品。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告訴中央社記者,預估最快明天可以拿到新的標準品,並將持續優化檢驗方法,進一步進行定量試驗。

定量米酵菌酸有何用,楊振昌說明,目前檢驗僅是確定患者體內「有」米酵菌酸,定量檢驗則可進一步確認濃度,有助釐清患者體內米酵菌酸濃度與病況間的關係,例如若濃度高,就較可認為是米酵菌酸造成,但若低於國際文獻中可能致病的濃度,就要考慮其他可能性、進行綜合判斷。(編輯:張雅淨)113033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