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產生有3條件 王必勝:考慮改名避污名食材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為國內首次驗出米酵菌酸,強烈毒性引發民眾恐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其產生有3大條件,過往案例也少,將與專家討論是否改名,以免污名化米製品。

衛生福利部今天公布,截至上午10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累計通報31人,其中2人死亡、5人住加護病房、3人住一般病房、21人返家休養。台北市信義店含輕症病例累計14人驗出米酵菌酸陽性,饒河店2個案皆為陰性。

王必勝今天接受廣播節目「POP撞新聞」採訪,以饒河店病例沒有驗出米酵菌酸,其中1人食用的是咖哩仁當而非粿條,且臨床症狀也與其他人不同、肝指數較正常等3大證據指出,事件是在信義區百貨店,於3月19日到24日間的特定時空發生,沒有外擴跡象。

近期民眾開始擔心很多其他食物會不會也有問題,王必勝表示,米酵菌酸要產生有3大條件,因此過往案例也非常少,民眾不用過度恐慌。

米酵菌酸產生有3大條件,王必勝說明,首先要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特定亞種,此菌過往在台灣沒有紀錄,雖然產生的毒素很強,但也不是強勢細菌;第2,此菌多是污染澱粉、椰子類;第3,是要在溫度攝氏22到33度的中性環境,食物有輕微發酵情況下,才會產生。

「米酵菌酸」的名稱讓不少民眾擔心,米食是否也會產生此毒,部分餐廳更直接停售米粉等米製品。

王必勝說,米酵菌酸是中國等地使用的名稱,為避免污名化國內常用主要食材、造成民眾誤會,預計本週將舉行專家會議,討論是否改從英文Bongkrekic Acid音譯叫「邦克拉克酸」,改名為「椰黍菌酸」也獲討論,但也擔心椰子、玉米等食材受影響;並將討論因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食材保存原則等作法。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亦邀請國內專家就此次事件解析並發布媒體資訊。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指出,米酵菌酸可能出現在許多發酵製程不良(多為家庭自製產品)、鹽濃度低、油脂量高、食品保存條件不佳的食品中。

孟孟孝指出,低溫、高濃度食鹽、和醋酸能抑制毒素產生;台灣家庭自己烹調的米飯、米粉等被污染的機率極低,家中米食料理如果存放冰箱,1、2天內即食,不須過度擔心。(編輯:張雅淨)113040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