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學生比黃金交叉 鄭英耀提3加2新五專模式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許秩維台北5日電)受到少子女化和產業發展影響,近年高中職學生人數出現「黃金交叉」。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說,將提出「3加2」的新五專模式,讓職校與科大合作更緊密。

台灣在40多年前,高職、高中學生數比是7比3,但隨著少子女化趨勢,以及家長觀念的影響,兩者占比逐步拉近,到108學年度更呈現「黃金交叉」,就讀高中(普高)人數超過高職(技高)。

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及高職學生人數近年大量減少,使技職體系面臨崩潰瓦解。鄭英耀表示,這樣的現象與少子女化、人口結構的變化有關係,但社會仍希望高教和技職都能蓬勃發展。

鄭英耀提到,現在人才培育已有很大的不同,他以建築工人為例,許多人在工地都要拿iPad(指平板電腦)。產業的改變促使職校課程調整,而學生、家長的期待也變高,8成、9成都希望讀到科技大學,進而有更高階的產業技術學習,導致學生一年級讀完,2、3年級就開始準備考試,而不是準備就業。

為了應對上述問題,教育部提出2個解方,一是加強現行的「產學攜手合作計畫2.0」,鼓勵部分學生高職畢業後先就業,之後再到大學進修,翻轉過去升學「一條龍」的模式。

另外一個解方是「3加2新五專模式」,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表示,目前考慮讓高職與科技大學合作,以類似「雙聯學位」的方式,專1到3年級在高職,專4、專5則由科大負責。

葉丙成表示,這樣的模式一方面可抒解高職的升學壓力,二方面「3加2」的模式,畢業後取得「副學士」,學生在這5年間也不用擔心升學問題,可以好好學習技術,與業界接軌。

鄭英耀舉例,台灣四面環海,需要大量海洋人才,但職校的水產養殖科系大都在鄉下,近年招生面臨挑戰。透過「3加2」模式和「產攜2.0」,仍能保有原來海事學校的培育模式,減少退場危機,同時滿足業界所需,以技術本位的教育,讓人才為產業所用,避免學子陷於「一路升學」的迷思。

另外,鄭英耀今天提供的書面資料也提到,未來可賦予技職學校辦學彈性,例如轉型為針對前瞻科技、海洋科技、太空科技等特殊人才培育的「單科專門學校」,為產業所需核心技能設計專屬課程,或成為在職進修的專業學校,緊密連結產業脈絡。(編輯:陳政偉)113060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