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鉤吻鮭復育突破 魚卵朝高海拔無水運輸

櫻花鉤吻鮭復育突破 魚卵朝高海拔無水運輸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國寶魚復育1(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9日電)「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經30年復育,族群數量自200餘尾回升到1萬8630尾,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以無水運輸受精卵,櫻花鉤吻鮭棲地可望朝高海拔溪流擴大。

有「台灣國寶魚」之稱的櫻花鉤吻鮭是台灣特有「冰河孑遺生物」,冰河時期就到台灣,隨地殼變動、氣候暖化,不再游回海中,生存在大甲溪上游支流,成為陸封型鮭魚。

櫻花鉤吻鮭是分布於海拔1750公尺的台中市七家灣溪珍貴魚種,經雪管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及武陵農場等保育,包括拆除攔砂壩、設污水處理設施、復育放流並長期族群監測等,數量逐漸提升。

據雪管處統計,保育工作剛起步的1995年野外紀錄僅200餘尾櫻花鉤吻鮭、瀕臨滅絕,去年回升到1萬8630尾達歷史新高。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告訴中央社記者,研究發現,櫻花鉤吻鮭魚群被颱風及洪水從上游沖到下游,但攔砂壩阻隔,無法洄游到上游,導致不耐下游較高水溫環境慢慢死亡,每次流失約1/3數量。

林幸助說,研究團隊提出科學數據向多個單位溝通,建議雪管處拆除武陵七家灣溪1號防砂壩,溪流形成生態廊道,櫻花鉤吻鮭數量自幾百尾一路上升到5000多尾。

雪管處也推動「退耕還田於林」,徵收8.1公頃私有地植樹造林,促武陵農場轉型,耕作面積少於5公頃等。

爲讓櫻花鉤吻鮭可達更遠、更高海拔地區,復育小組也改良放流方式。雪管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想起25年前在日本北海道實習時,研究人員將整盤魚卵拿出水面挑揀死卵,他赫然發現魚卵沒想像中脆弱,發眼卵可離水72小時,發想出無水運輸法。

雪霸國家公園保育鮭魚30年,七家灣溪附近歷史溪流都已建立健康衛星族群,接著就是要挑戰更高海拔溪流。

雪管處表示,去年10月到海拔2400公尺的中央尖溪放流,位處深山秘水溪源,至少徒步15公里,運送時間2天1夜。為克服魚類長途運輸不易存活困難,採無水運輸發眼卵,到現地後放流,突破既有復育技術。

廖林彥說,以往所走路途不遠,以人工背20公斤水袋,12公升的水、500公克冰塊及120尾中型魚等,且須在6到8小時內完成,活存率約4到5成。為前往更高海拔地區使用無水運輸,溫度控制在攝氏2度、保持濕潤環境,每人可背1箱上萬顆卵,總重15公斤。

廖林彥表示,無水運輸存活率僅2成,但有效率地運輸是幫櫻花鉤吻鮭面對逐漸升高的水溫,往更高海拔、低水溫環境以抵抗滅絕途徑。

此外,近年中部地區常遇乾旱,溪水變淺且部分地區甚至斷流,都影響櫻花鉤吻鮭生長環境。

「這也沒辦法」,廖林彥說,曾嘗試救起約200公尺快乾涸河段的魚,這也是保育策略上為何要放流到不同溪流,就為分散風險。當某些河段受災,某些河段影響較輕微時,櫻花鉤吻鮭還是可存活,撐到10月繁殖季節就可再繁衍。

櫻花鉤吻鮭還須面對鳥類及成魚等天敵,為維持生態平衡,物競天擇威脅必然存在。廖林彥表示,雖是復育但也不能過度保護,維持森林及溪流生態系平衡是最高指導原則。(編輯:李明宗)11306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