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
國寶魚復育2(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9日電)櫻花鉤吻鮭30年復育路從1間老建物開始,曾遇颱風一夕間建物、設備全被沖走,雪管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憶起這段路程有艱辛也有成就感,雖曾想到國外養鮭魚,卻仍決定留下。
「最辛苦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廖林彥告訴中央社記者,1999年接下復育工作時,復育中心是沿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部前身)水產試驗所1間老建物,4/5在陸地上、1/5在河床上,2004年艾利颱風侵襲,土石流將建物、魚全沖走。
東西沒了,設備付諸東流,但經驗還在、人還活著,2005年嶄新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啟用,廖林彥等復育小組成員憑藉責任心和使命感,持續研究多年,總算讓種原庫每年復育1萬尾鮭魚,1/3放流、2/3保種研究。
廖林彥說,去年以無水運輸法在中央尖溪放流1000顆卵,預估可活下200尾,如果順利繁衍,2年後長大,100隻母魚約可產下3萬顆卵,歷經物競天擇,將產生幾百尾鮭魚。
廖林彥投入復育工作超過20年,櫻花鉤吻鮭數量從約200尾增加到約1.8萬尾,降低滅絕危機,2022年獲農業部表揚。
不諱言曾想過離開的廖林彥坦言,本來想復育工作告一階段就可放下,到國外養鮭魚,但當保育工作進入下階段環境教育時,他仍選擇留下繼續投入。
4月3日花蓮外海大地震,廖林彥說,本來規劃4月要勘查去年放流的魚卵孵化情況,但強震導致雪霸國家公園多處受到地震災害,只能等路況安全後再前往中央尖溪查看。(編輯:李明宗)11306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