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龍紋鱝極度瀕危首度標識放流 年底擬管理建議

高價龍紋鱝極度瀕危首度標識放流 年底擬管理建議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6日電)水試所今天表示,漁民仍在捕撈的龍紋鱝,不僅魚翅貴,魚肉單價也高,但已被IUCN列入極度瀕危,國內卻無統計資料,受海委會委託研究首度標識放流4尾,今年底將擬定管理建議。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發布新聞指出,龍紋鱝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入極度瀕危(CR)等級,但國內一直沒有統計資料,為掌握龍紋鱝洄游移動生態及棲地利用情形,民國112年受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委託研究,因此首度進行標識放流。

水產試驗所沿近海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徐華遜告訴中央社記者,6月下旬在澎湖外海標識放流1尾南方龍紋鱝、在雲林外海則是1尾無斑龍文鱝,8月下旬再各標識放流1尾,共4尾,後續還會再標識放流。

徐華遜指出,標籤時間設定6個月,最初標識放流的2尾預計11月下旬標籤脫落後會浮上水面,洄游移動等資訊會經人造衛星傳輸取得。

他進一步說,其次還要彙整過去漁港卸貨通報資料,但因混獲、或因漁民稱之為龍紋鯊,會統計成鯊魚,還要釐清資料正確性;兩類資料都取得後,今年底前會先擬出初步的管理建議,提供海保署參考。

關於後續標識放流取得資料時間已到明年,徐華遜說,仍會繼續收集,做為明年計畫如果持續進行時使用,況且標籤要價不低,每個新台幣25萬元。

他說,龍紋鱝魚翅(背鰭及尾鰭)一片片賣,魚肉可作魚排、魚漿、甜不辣、魚板、魚丸等,單價也不低,澎湖產地價每公斤100元,雲林、嘉義有饕客愛,價格翻倍每公斤200元,這種魚是一尾尾賣的,前幾年還出口中國,另外台中海域也有龍紋鱝出沒。

水試所說明,龍紋鱝被部分漁民稱為龍紋鯊,雖然名為「鯊」,但其實屬於軟骨魚綱鱟頭鱝科(Rhinidae)成員。因漁業捕獲,加上棲息環境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度大,易使族群狀況惡化,因此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已於108年將所有龍紋鱝物種列入貿易管制名單,輸出地必須由官方出示對族群無危害證明文件。(編輯:李亨山)11309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