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2日電)建於1929年的方東美寓所屬日治時期教授宿舍群之一,因無人使用而傾頹宛如廢墟,附近建商不忍具有文化價值的建築繼續敗壞,投入超過新台幣4000萬元修復,讓寓所重生為東美院。
方東美寓所位於台北市牯嶺街60巷4號,在日治時期是台灣大學前身、台北帝國大學所建的教授宿舍,台灣大學著名教授方東美與他的妻子曾在此居住近30年,因此在2007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比鄰的牯嶺街60巷6號也是教授宿舍群之一,根據文化局調查,由於建築格局宏整,所用建材極為精緻,包括清水磚、石階、洗石子牆基、地磚舖面、檜木梁柱等,並反映當時宿舍庭園特徵,在2007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力麒建設、至美國際企業董事長郭淑珍因為在附近開發建案,看到這兩處屋瓦傾頹、雜草叢生,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文化資產,其中一處還是方東美的故居,決定著手投入修復再利用,讓老屋重生為結合餐飲、藝廊、茶屋空間的東美院。
東美院開幕後,郭淑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她因為研讀金剛經認識方東美,當時看到這位哲學大師的故居淪為廢墟,「覺得怎麼可以敗壞在這裡,我就來幫你修復、改善環境」。
郭淑珍指出,她與這兩處文資因為佛經而結緣,所以她決定要修就修到最好,還找來建築師卓銀永專門設計亭院內的枯山水、心字池,總共花費超過4000萬元。
率領文資委員前往會勘的文化局副局長田瑋建議,為了吸引更多有緣人,應舉辦更多具有公益性的活動,例如哲學講座等,也要加強展示建築歷史脈絡。
文資委員補充,可以跟台大索取方東美上課時的影像、手稿、錄音帶等紀錄,讓前來參觀或用餐的民眾都可以一窺當時盛況,並定期跟民間團體合作,讓社會弱勢也能享受不惜成本打造的美好氛圍,同時對企業達到正面宣傳效果。(編輯:方沛清)11201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