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除白帶魚禁令 高雄多數漁民仍觀望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李卉婷高雄16日電)台灣白帶魚年產量約1.6萬噸,去年中國禁令一出,漁民減少捕撈因應,政府則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要銷往其他國家,昨天禁令解除,但高雄多數漁民仍在觀望。

15日高雄成功將7噸白帶魚銷往日本,恰巧昨天下午中國也宣布解除禁令。根據農委會統計,白帶魚歷年產量約在1萬多公噸,產值新台幣2億7824萬元,過去外銷部分全數銷往中國,佔總產量6至7成。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指出,白帶魚是台灣沿近海主要漁獲,高雄年產量約900噸,一整年都可捕撈,主要產季是每年9月到隔年3月,產地9成在北部。

高雄漁民私下說,中國在產季前禁止輸入,在產季後恢復輸入,這做法很刻意;禁令一出,不少捕撈大戶就停工休息了,「不然捕越多豈不是虧越多!」

去年產季漁民減少捕撈因應,多數白帶魚轉為內銷,漁民說,過去幾年台灣餐桌上很少看到大尾白帶魚,去年終於又吃到了。

「中國始終是不確定因子,這次禁令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不能放棄多元市場」,興達港區漁會總幹事郭展豪告訴中央社記者,過去銷往中國的白帶魚,因距離短都採冰鮮,禁令一出大家更重視冷鏈加工技術,只有升級才能賣得更遠。

高雄市長陳其邁一行人昨天浩浩蕩蕩封櫃,眾人笑著把整櫃分切好的白帶魚送往日本,郭展豪今天說,走到成功外銷這部,至少花了1年時間;過程中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協助,貿易商也居功厥偉。

這次白帶魚輸日的貿易商是位於屏東的栗煬國際。郭展豪說,除了日本,也有洽談韓國、越南等國,但目前還沒有好消息。栗煬長期經營日本市場,熟知日本人商業邏輯,加上駐日代表處大力協助,經一整年時間才談成此生意。

栗煬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妮諺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指出,公司主要做日本市場,日本方面要求嚴謹,一定會到供貨源訪廠,這次也到台灣訪廠,台灣只要做好前置準備程序,加上穩定漁獲,相對來說,日本市場較穩定。

郭展豪說,過去虱目魚肚也曾銷往新加坡,未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也都有機會,外銷漁產需要長時間經營,因各國喜歡的加工、料理方式不同。

海洋局指出,為協助漁民及水產業者增加通路與提升加工品質,高市府提出獎勵措施投入900萬元,提升興達港區漁會加工廠冷鏈設施與加工量能。

另外也增加北高雄養殖漁業生產區的設置,未來將增加1000多公頃生產區,養殖區域硬體設施也持續升級,縮短產地到加工廠距離。(編輯:陳仁華)11203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