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清明草」現蹤高雄 保育人士籲除草避開花期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5日電)今天是清明節,高雄一處滯洪池草地近日被發現有「清明草」之稱的珍稀「綬草」現蹤;保育人士呼籲主管機關避開花期除草,讓民眾有機會觀察,市府水利局表示,若草沒很長,就儘量不修剪。

綬草因花序像綬帶而得名,花期在清明節前後,又稱為「清明草」,屬於蘭科之一;花序有如紅龍或青龍盤繞在花莖上,像螺旋一樣往上攀爬,對生活環境要求較高,需要濕潤肥沃土壤、共生菌根菌及其他生物共同作用才能生長良好。

但綬草近年因棲地被破壞,同時也是中藥材,被大量採掘下,愈來愈罕見,目前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Ⅱ中;不過高雄一處滯洪池的草地上,近日被發現有綬草蹤跡。

觀察到綬草蹤跡的民眾說,近日在滯洪池草地上尋找近1小時,發現3株綬草,但只有牙籤般高,混雜在草地中,很難發現;近距離觀察,白色帶粉紅的小花沿著花莖盤旋而上,如廟宇裡的龍柱,奇趣可愛。

資深生態解說員傅志男對中央社記者表示,6年前曾看到這處滯洪池草地上有很多綬草植株,約有100至200株以上,但今年卻很難看到,不知道是否跟除草有關,希望主管機關能避免在花期除草,讓綬草有機會繁衍,民眾有機會看到。

傅志男說,綬草除了是觀賞植物,也是中藥,呼籲民眾如果在野外遇到,千萬不要摘採,讓綬草好好生長,否則以後想要在野外看到,就更不容易了。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長蔡長展接受記者訪問表示,聽聞滯洪池草地有綬草後,已交代水利局相關人員,如果草皮上的草沒有長得很長,就儘量不要修剪。(編輯:陳仁華)112040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