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東縣30日電)阿美族的傳統樂器約有30餘種,是台灣原住民中最豐富的一族。自1997年起AMIS旮亙樂團花了近5年訪查部落,根據耆老口述及中央研究院調查資料,試圖重現失傳的阿美族傳統樂器。
AMIS旮亙樂團1995年成立,20多年來不斷傳唱阿美族的樂曲,多年累積與器樂聲音的紀錄,今年推出以阿美族傳統器樂和母語歌謠的新作「牽源」;結合音樂和器樂的「牽源特展」-阿美族的樂器故事,即日至12月29日於交通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所屬的阿美族民俗中心展出。現場展示簧樂器、管樂器、擊樂器、弦樂器等阿美族傳統樂器,深入闡述各項樂器的製作方式與族群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東管處表示,此次展覽邀請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團長少多宜.篩代(Sawtoy)、朱英碩(Davida)、曾建華(Sawmah)3人從器樂的演藝、工法至音樂的啟發,從不同的角度分享文化在生命裡的故事。
此外,由阿美族設計師阿瑪亞(Amaya.Sayfik),透過申請原住民族委員會創新計畫,從AMIS旮亙團長少多宜的口述中,了解關於竹鐘kakeng的資料及故事,醞釀出創新研發改造的想法,設計過程中將設計圖數位化,並應用3D模擬製作模型與打樣。
策展單位指出,藉由「阿美族樂器故事」展現音樂就是生活,在展覽期間欣賞工藝之美,也規劃一系列的講座及體驗課程,包括阿美族的器樂與傳統文化講座、排笛、鼻笛、橫笛、喜樂笛、沙鈴、裂痕鼓、口簧琴、弓琴等,即日起可線上報名。(編輯:黃世雅)1120430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