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護蟹廊道繁殖季啟用 道路交管仍持續

墾丁護蟹廊道繁殖季啟用 道路交管仍持續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屏東縣28日電)墾丁國家公園陸蟹多樣性豐富,為讓抱卵陸蟹避免路殺,順利降海釋幼,公路總局打造護蟹廊道將在繁殖季啟用,墾管處仍維持香蕉灣至砂島路段交通管制。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公路總局三工處、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等15個陸蟹保育單位,今天下午簽署護蟹宣言,同時宣布由公路總局打造的台26線2處護蟹廊道將在繁殖季前啟動試用,屬實驗性質,並以趨光性設計降低繁殖失敗率。

墾管處長林文和會中指出,2013年路殺率為17.1%,2015年突然攀升至22%,2016年達最高峰至31.7%,而後逐年遞減,至去年僅剩2.34%,但路殺率遞減不代表防制有成,因為陸蟹數量也是逐年減少。

墾丁園區陸蟹熱點有出風鼻、港口溪、香蕉灣、後灣等地,因環境因素不同,保育狀況也有所不同。林文和說,出風鼻是保護區、後灣則開發少,因此2處的陸蟹數量趨於穩定;港口溪則因地處出海口,有多樣性棲地促使陸蟹種類繁多;香蕉灣鄰近台26線路殺率高,加上棲地有黃狂蟻侵襲,導致陸蟹數量有減少趨勢。

公路總局三工處表示,位在台26線香蕉灣、興海路的2處「陸蟹廊道」將於繁殖季前啟動試用,並以中山大學博士候選人李政璋建議的趨光性設計降低繁殖失敗率。

墾管處表示,每年農曆6至8月為陸蟹繁殖季,到中秋節過後數量會變少,而今年雖會啟動陸蟹廊道,但因屬實驗性,所以仍將於農曆6至8月間,每個月的15日至17日晚間,在台26線香蕉灣至砂島路段執行交通管制。

墾管處強調,陸蟹釋幼不只在交通管制才會出現,期許民眾一起努力達到人蟹共存的永續目標。(編輯:郭諭儒)112062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