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方創生年會 「大山北月」獲地域振興大賞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8日電)台灣地方創生年會今天在新北登場,台日創生團隊500人齊聚國際交流。來自新竹縣橫山鄉的「大山北月」,翻轉廢棄小學,建構在地小農行銷平台,晚間獲頒「地域振興大賞」。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攜手新北市府舉辦台灣地方創生年會今天開幕,透過論壇讓日本與全台各地的創生團隊齊聚一堂交流。

晚間頒發號稱台灣地方創生奧斯卡的「地域振興大賞」,來自新竹縣橫山鄉的「大山北月」團隊,從195件的徵件中脫穎而出獲獎。

「大山北月」創辦人莊凱詠致詞說,致力翻轉廢棄小學,建構在地小農行銷平台,以在地盛產的柑橘及食材入菜、製作農產加工品、規劃農產地旅遊,協助改善小農生計,促進大山背休閒農業區共好。

台東縣都蘭傳統釀酒的「出力釀」獲得風土物產獎,創辦人許震銓和出身阿美族釀酒家族的太太高莎莎一起領獎;高莎莎表示,感謝母親在極端氣候中,還能保存天然復育製麴的藥草,將比照日本釀製地酒(採用在地的原料所生產的酒)的理念,與天地一同釀製都蘭地酒。

澎湖縣深耕文化工作坊主持人王貞儒,長期以行動支持地方團隊,則獲得特殊貢獻獎。她透過影片表示,獲獎代表更要實現承諾與承擔,會更致力地方創生。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總召集人林峻丞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聯盟是民間自發性的組織,扮演串連與整合地方創生的平台,讓大家獲得支持的力量。透過台灣首創的「地域振興大賞」的鼓勵,讓大家獲得更大肯定。

入圍「地域振興大賞」的團隊,除「大山北月」還有台南市學甲區的「幸福良食」,結合超過70歲農友的青銀共農,推動雜糧的友善耕作,解決農村人口老化及農地荒廢問題;台南市七股區的「股份魚鄉」,以食魚教育將友善養殖融入養殖漁業,魚塭體驗旅行及推廣在地水產品牌。來自基隆市的「星濱山共創工作室」,由青年透過藝術共創策展,連結在地的生活與產業。

農業局說,「大山北月」獲獎,象徵地方創生團隊以「創意、創業、創新」的精神,連結家鄉的「地、產、人」的最佳典範。

焦點論壇由日本茨城縣副知事橫山征成及國家發展委員會前副主委曾旭正,開啟創生對談,暢談「跨域,從地方遇見未來」的地方創生未來藍圖。(編輯:張銘坤)11209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