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市場歷史海報遭質疑 自治會允盡速修正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10日電)南門市場改建從7日試營運,今天是國慶連假最後1天現場人山人海,網友對南門市場歷史里程碑海報內容有疑慮。自治會表示,內容有考究只是簡述,導致民眾誤會,將盡速修正。

南門市場新大樓改建完成,攤商進駐後從7日起試營運,在國慶連假最後1天,市場內擠滿人潮,但網友對南門市場靠近1樓3號門附近的介紹市場歷史里程碑內容有疑慮。

南門市場歷史里程碑海報內容提到「1926年、民國15年,戰後少了日本顧客,多了和國民政府一同從中國大陸遷來到外省住民,市場裡增添許多外省風味…」等字句。不過,網友指出,台灣是1945年光復,國民政府是1949年播遷來台。

根據南門市場官網介紹內文為1926年(民國15年)因南門市集原有空間不敷使用,增建1棟以經營五金、藥品等商品為主的市場,並嚴格限制營業種類。日治時期位在舊城南門口外的市場,因行政區屬台北州台北市千歲町,又名千歲市場,創建時為1棟磚造平房,是當地蔬果集散中心。

對此,南門市場自治會長王銓國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南門市場前身為千歲市場,當時因南門口外常有附近農稼、獵人等交易,逐漸匯集成為市集,到台灣光復後才更名為南門市場。

他說,海報相關歷史內容都是經考究及確認,應該沒問題,會在1樓張貼南門市場歷史里程碑,只是希望讓消費者了解市場演變,且是與公關公司溝通後才設置。

南門市場自治會指出,因市場歷史里程碑沿革引用資料原有前後文,但引用文字未包含前文,導致容易使民眾誤會,將盡速修正文字內容。

台北市市場處表示,南門市場歷史里程碑資料是由市場自治會向公關公司簡述相關歷史,張貼供民眾了解,若內容有需補充或修正部分,會與市場自治會溝通。

另外,許多民眾趁國慶連假最後1天逛進駐新大樓的南門市場,有民眾認為上下樓交接處電扶梯冷氣不涼、廁所髒等小缺失。

市場處對此指出,南門市場仍在試營運,會收集相關意見後修整。(編輯:戴光育)1121010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