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縣石滬崩塌搶修與大自然賽跑 地方辦祈福儀式

苗縣石滬崩塌搶修與大自然賽跑  地方辦祈福儀式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13日電)苗栗縣文化景觀後龍外埔合歡石滬去年底崩塌,今年9月下旬啟動緊急搶修工程又遇颱風「小犬」沖垮修復段,搶修如同在與大自然賽跑,地方人士辦祈福儀式,祈求工程圓滿順利。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指出,合歡石滬去年底受強勁東北季風侵襲,加上九降亂流影響,滬體出現逾百公尺崩塌,經爭取獲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核定補助新台幣182萬7000元,並由縣府協助支應配合款40萬元,執行單位後龍鎮公所自籌38萬3000元,總計261萬元辦理合歡石滬崩塌緊急搶修工程。

搶修工程在今年9月21日開始施作,原本預計12月中旬完工,不過上週颱風「小犬」帶來大浪,甫完成搶修約40公尺滬體又遭沖垮。

文觀局表示,合歡石滬的緊急修復須配合潮汐及天候狀況,如同在與大自然賽跑,苗栗縣石滬文化永續維護協會傍晚辦理祈福儀式,苗栗縣長鍾東錦、國民黨立委陳超明、苗栗縣議長李文斌、後龍鎮長謝清輝及地方民代、居民共同上香祈福,祈求石滬公、石滬娘娘庇佑工程圓滿順利。

屹立在浪濤中數百年的合歡石滬,文觀局指出,於民國104年11月登錄為「文化景觀」,屬先民依自然環境發展出的固定式魚撈設施,呈現後龍沿海地區漁民運用卵石堆砌的智慧與技術。

文觀局表示,合歡石滬為台灣本島少數保存完整且仍能提供漁撈使用的石滬,具有歷史與生態上的意義,在文字紀錄上也可以看到道卡斯族與漢族的交易過程,見證外埔地區的經濟發展及文化交流歷史,深具保存價值。(編輯:戴光育)112101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