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2日電)重建東部林業產業鏈,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舉辦高性能林業機械介紹及操作訓練課程;配合林木全材利用政策,去化木材的大型破碎機效能,為未來建置重點。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發布訊息表示,國內林木生產工作自1989年林務局(已改制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從事業改為公務預算單位後,生產量大幅減少,尤其過去30年,林業政策以保育為主軸,使得林業產業鏈出現嚴重斷層。
近年淨零碳排議題席捲全球,提高木材自給率、增加造林面積為一解方,台灣更於2017年起定為「國產材元年」,期許2027年自給率達到5%為目標;但林木生產工作已中斷30年之久,技術人員、生產設備銜接為林保署近年積極投入重建的工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日前與國立宜蘭大學及虎山林業公司辦理「高性能林業機械介紹及操作訓練」課程,展示由林業保育署委託中華林產事業協會及宜蘭大學自奧地利引進的塔式集材機,由種子教師-虎山林業公司團隊進行設備使用教學。
另外,還邀請在地林業行展示自芬蘭引進的林木收獲機及大型破碎機,了解從伐木、集材到林地剩餘資材等各階段,高性能林業機械的應用。
從事伐木業多年的劉先生說,早期曾參與林班處分工作,集材機具是使用橇式集材機,光是主柱集材索、支持索架設就要耗掉2至3天時間,現在塔式集材機本身就有塔柱可升起,確實可縮短架、撤線時間,效率大幅提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過去山上伐木工作所使用的設備多以操控性較不便利的機械式為主,現今設備多已導入液壓及遙控系統,大幅提升使用安全性及便利性;國內勞力成本高,省功機械更是購置時應考慮因素。
另外,林木全材利用也是林業保育署極力倡行的政策,枝梢材可供提煉精油利用,因此去化的破碎機械效能也是未來建置重點。(編輯:陳仁華)112111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