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機場13日電)政府早年為興建國際機場徵收大園區多處土地,信徒們將受影響的36處土地公集合興建「桃園國際機場福德宮」安置,在對聯及牌樓上處處可見機場元素,是台灣的特色福德宮。
福德宮主任委員江建發表示,依據相關記載,早年政府推動十大建設,為興建中正國際機場(現改名為桃園國際機場)而徵收大園的竹圍、埔心、菓林、圳頭等村里土地,居民不忍心讓徵收區內多處福德宮的土地公、土地婆們無家可歸,因此在圳頭里興建10坪大小的新廟,打造出「神明聯合辦公室」供奉36處土地公。
江建發說,經過30多年的時間,廟宇出現龜裂漏水問題,經過多次協商,2008年初經民航局、桃園機場及當時的大園鄉公所等各方達成共識,以機場回饋金補助約新台幣488萬元進行遷建,才有現今約30多坪的新廟。
江建發指出,新廟同樣座落於圳頭里,同時也將過去的 36 尊神像合為一尊大土地公祖,以及土地公、土地婆神像各一尊供信徒參拜,記錄這段「聯合辦公」歷史,並於同年10月入廟安座,讓地方信仰不因重大建設受影響。
江建發表示,福德宮除了冠名「桃園國際機場」外,廟前的對聯還選用了「桃園茂盛乃鍾靈地脈、機場暢達緣仰仗神庥」,將「桃園機場」巧妙地置入,仔細查看廟前牌樓,還能發現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的企業識別標誌,處處都突顯安置早年桃園機場土地公神的特色。
江建發說,因為廟裡頭參拜的是桃機的土地公神,不但機場公司會定期參拜,許多在機場服務廠商、空服及地勤人員等,也都會拜拜、求平安,還有地勤維修人員帶著「乖乖」祭拜土地公後,再帶回辦公室「坐鎮」維修廠,不但是機場公司重視地方鄉情與在地互動的象徵,也給予桃機工作人員精神慰藉力量。(編輯:林恕暉)1130213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