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原住民食農教育體驗 吃傳統飯糰學野菜知識

新北原住民食農教育體驗  吃傳統飯糰學野菜知識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6日電)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今天表示,在三峽原民特色農園舉辦食農教育,透過農事體驗,採集野菜與餐桌上常見食材,讓參與者認識部落傳統農業智慧,學習原民豐富的野菜知識。

新北市原民局發布新聞指出,25日在三峽Lipahak(阿美語:內心感恩之意)特色農園推出「好食光-食農教育活動」,在採摘野菜過程,許多學員都沒看過餐桌常吃的龍鬚菜。

原民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表示,Lipahak三峽野菜園區是原民局與三鶯部落原住民生態園區族人共同經營,裡面有傳統茅草屋及大樹,是都會區難得有原民風味的休憩園區。

Siku Yaway林瑋茜說,這個原民農園也肩負深化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與特色生態景觀的使命,此次食農體驗活動以野菜與香草作物為主題,由族人帶領遊客,利用農園裡的香草、野菜、咸豐草製作花束送給自己。

活動中,由農園的Ina(阿美語:媽媽)親手做阿美族傳統飯糰mumu,讓民眾享用美味餐點。族人導覽員帶領解說原住民族知識,介紹常以清炒或煮湯處理龍葵(烏甜仔菜)等野菜。

農園族人表示,城市孩子平常見到的菜,幾乎是市場買的或經過處理,甚至不知道如何成長,也不會分辨哪些是蔬菜、哪些是雜草,藉由親手採集更能體會與珍惜餐桌食物得來不易。

原民局指出,Lipahak特色農園組成社區工班,復興阿美族傳統的Mipaliw(互助合作)精神,工班也學習透過導覽解說、設計食農教育體驗,將農事轉譯成有趣的體驗活動,讓族人與遊客共好。(編輯:戴光育)11305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